第十八章 新衣(1/3)
工匠已经打造了一百台犁。>
几乎足够上阳城周边的农田使用。>
河带领的工匠也越发熟练了,甚至现在一天一个人就能打造出一个铁犁头来。>
也就是说,能够日产十个。>
相比较一下,木匠那一边倒是有点跟不上他们的速度了。>
而且河听了姬獳的建议,把炼铁的炉子建得高高的,全部采用木炭。>
另外工师还带了两个奴隶过来当苦力。>
只要这台炉子在烧,他们就使劲儿扇扇子,让炉火烧的更旺。>
铁真的有融化的迹象,虽不能彻底成为铁水,但能粘在一起了,铁锭的块头比之前的要大了许多。>
这也就意味着这些铁匠能够用铁锭来制作更大一些的物件。>
也就是说公子想要的三尺长剑已经可以打造了。>
姬獳只让河去打造铁剑,还要了一把长刀。>
他也经常让工师给这帮匠人添点肉食。>
工师抠门,就给了他们腊肉。>
鲜肉工师自己都舍不得吃。>
其他的工匠另外有任务。>
工匠们将铁犁头的性质放大,然后安上木棍。>
要做的正是铁锹。>
不仅要铁锹,还要做铁锄。>
现在用来挖土的工具是耜,材质一般多为木头、骨头。>
运用在农业上面的青铜器非常少。>
木器骨器挖起土来特别费力气,一点也不方面。>
姬獳打算将上阳城的城墙加高加固,所以需要大量的土沙石。>
用上铁锹,挖土的效率可以翻倍。>
同时,上阳城国人的农具也该换一下了,都用木器骨器,效率太低。>
尽管有了免费的牛耕,但还是没有将耕种开垦的速度提到最高。>
现在铁器的制作规模变大,也就能够大批量的制造铁制的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做出这些铁农具之后,姬獳就可以卖给国人。>
民众富起来以后得有地方消费。>
如果民众富裕不能将财富散出去,那么他们就会轻视君主的奖赏。>
所以控制让民众不得不消费的东西的物价,而且还得让民众挑不出什么毛病来,看不出国家是在剥削他们。>
民众在处于察觉不到的剥削之中,还赞美君主的圣明,这才是治理国家的高明之处。>
也是相当于是降低税收之后,增加的另一种税收。>
这是他在看管子的时候总结出来的。>
当然,现在晋国也有收集管子的条令,还有他与齐桓公的对话。>
因为晋国强大起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和学习齐国脱不了干系。>
晋国国情不适合全盘学习齐国,所以有齐国的特色。>
比如说用武力保证自家商品的输出,就是跟齐国学习后总结出来的。>
姬獳也给铜匠下达了命令,让他们用模范铸造圆形铜管,还有带有圆孔青铜器盖。>
这自然是要做蒸馏器的导管。>
仓库里面还有不少的陈酒,可以将其全部蒸馏,然后再封装,让商队高价卖出去。>
换取粮食或者布匹。>
最好的还是换取粮食,能够更大规模的酿酒。>
将更多的酒之后就能换更多的粮食。>
剥削富人而得到钱粮是最爽的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