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甘蔗来了(1/3)
赵盾从那布帛中,拿出了两条竹简,上面的字工工整整:>
“獳于上阳冶恶金,降农税、推牛耕,速胜人数倍,国野多赞。”>
赵盾看了之后,将那两根竹简递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朔。>
“你如何看待此人。”>
赵朔沉默了好一会儿才作答:“公子獳聪慧,贤能。”>
“是啊,他仅十四岁,便已经如此聪慧。>
以后若不为我所控制,那将会是我赵氏最大的敌人。”>
赵盾深知自己的所作所为,无论哪个国君都不能容忍。>
他也甚至现在国内的形势局面。>
如果以后即位的是一位有为之君,那赵氏还真的是危险的。>
赵朔听出了父亲的言外之意:“父亲是要杀掉他?”>
赵盾却笑了笑:>
“且先不杀,他一个小小的公子,掌握之地方不过五邑,手上也无兵可用,能翻起什么风浪来。>
我扶持的郤氏、先氏,哪个都胜他十倍。>
杀死他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现在还没有必要。”>
赵朔有点搞不懂了:“那父亲的意思是…”>
“你没看见么,他使用牛耕地,速度是人的数倍。>
这样就能用同等的人,耕种更多的田,对于一族、一国都有用。>
而且他还在冶炼恶金,我赵氏的匠人也在冶炼恶金。>
别人虽说恶金不详,似乎恶金以后可以成大器。>
他如此聪慧,为什么我们不等他做出更多有用的东西之后,再一起吞并呢?>
那样对赵氏才是最有利的。”>
赵朔:“父亲高见,儿子远远不如啊。”>
“朔儿,你以后要维护赵氏的利益,要勤于思考利害。>
如果一个人留着对我赵氏利大于害,那就留着,如若不然就杀之。”>
“儿子明白了,以后必当牢记。”>
赵盾看着自己的儿子,悄悄有些惋惜,为何这孩子的性格不似自己这样呢?>
赵朔的德行虽好,到在政治之上,还是稍逊,并无过人才能。>
赵盾很快又提了另外一件事:>
“晋侯今天在朝堂上与我说了一事,要将其女孟姬嫁于你。”>
赵朔却有些惊慌:“我已娶韩女,这样怎么能行呢?”>
“如何不行,这是晋侯之女,他将其嫁于你,是想要拉拢我,保住他自己的位置。>
而且与公室联姻,则我掌权有名。>
我赵氏与晋侯联姻两代,以后如果我不在了,能够保住我们的地位啊。”>
赵朔深思,也觉得有些道理,自家和国君联姻,除了辜负韩氏,没有其他的坏处。>
“父亲说的是。”>
赵盾见儿子迟缓,于是摇了摇头:>
“罢了罢了,你先下去吧。”>
……>
清晨,一队商队来到了上阳的城门口。>
这正是胥氏的贩盐商队,从楚国拉着一车柘和其他货物回来了。>
姬獳因为睡眠充足,所以每天都早早起来,他见到胥氏的商队,还是很高兴的。>
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从楚国回来了,再一算日子,已经过了十八天。>
“公子,你要的柘我带来了,满满一车,可以吃很久。”>
“有劳了,獳感激不尽。”姬獳向他们拱手行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