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插一腿(2/3)
现对方最顾忌什么东西,用对方的漏洞,往他心窝子里戳。
尚文远后来参加工作,发现老师教的这个法子,完全可以复制到业务谈判中里去。
一来二去,形成习惯之后,对付一般的商业洽谈,基本能一招制敌。同时,这也给自己提了个醒:言多必失,在推销自己的产品或者自己公司的时候,尽量简练,看菜下饭。不能你吧啦吧啦见着人就说一大通,结果人家压根没听见他想听的东西。
在跟贝塔斯曼的这位业务主管接触的两天,尚文远把采购方的优势,好好的发挥了出来。“我就看看,不说话”的架势,让那位主管和其他陪同人员,一直摸不准头脑。
两天之后,尚文远又让秦刚找了个华人员工,陪着自己,去了一趟不莱梅,找到了s公司。
s公司是德国最大的废纸回收公司,其后又研发出开发出以旧书、废报纸和淀粉为原料的泡沫纸生产工艺,造福全世界。
德国这时候的废纸回收率已经非常高了,其废纸回收后生产的再生纸,到现在全德国也差不多有接近60%的使用率了。
这当然与德国推行的《包装法》和全民普及的环保教育有关,但让尚文远看到更多的是,这个国家对资源的极致运用。
国土资源匮乏和大国的区别,在这些细节方面,就体现了出来。
小国多精打细算,从高精尖着手,最大化合理利用资源。而大国家大业大,浪费了就浪费了,管他娘的,先凑合着用,不行我再想办法。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世界的文学、时尚、艺术,多出自小国之手,而非大国。比如前世某家杂志评选世界时尚国家,中、美、俄、加这样的大国土国家,纷纷被扫入土鳖之列。
考察完s公司后,尚文远的这趟德国之旅,按理说就应该结束了。
但离自己的目标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尚文远还想多蹲守几天。再摸摸情况。
不仅是贝塔斯曼集团对自己忽略,海德堡这几天对自己,似乎也没怎么顾上。
这有点反常,对快到手的利益弃之不顾。哪家企业会这么干的?
除非。有比这个更重要、更大的事情。
尚文远没有因为被两大集团忽略,而独自生闷气。察觉出不对味之后。就开始让秦刚帮忙,搜集这两家集团最近的新闻。
《财经》的触脚并不小,真要集中力量搜集信息,也不是没有办法。
经过与英、法、美等国的分部沟通之后。还真挖出一丝不同寻常的事情出来。
秦刚先前交给尚文远的资料,有一个明显的失误,那就是把美国兰登书屋,划归到了贝塔斯曼的旗下。事实是,只是贝塔斯曼集团正在与兰登书屋谈判收购事宜,两家出版公司又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外界新闻又没有重视。这才让秦刚觉得,兰登书屋应该是被贝塔斯曼集团收购了。
但实际情况是,现在还处于洽谈中!
而海德堡公司忽略自己,也居然是同样的情况。
美国高斯国际正在与海德...
堡谈判。意图收购海德堡的卷筒胶印业务和资产!
看到这个情况,尚文远就不奇怪了。
自己这金主,哪有人家的战略重要。
“哈哈,看来还没谈拢!”尚文远大喜,连夜打电话给自己老爹。
“你还好意思打电话,你咋跑德国去了?”德国此时正是冬令时,比中国要晚七个小时。此时,国内也才下午3点。接到儿子电话后,尚瑞达气道,“你大哥、姐姐都回家了,还几天都过年了,你干嘛呢?”
“哈哈,当然是有正事啦。”尚文远跟老子瞎贫了两句,就开始说到正事,“爸,我们现在能贷到款不?”
“啊?你把那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