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丰收(2/3)

更多农户的关注和羡慕。

现在武二家的这几家农户,简直就是农户中的战斗机,走到一群农户里都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引来一片艳羡的目光,他们的子女也不用担心娶不到老婆和嫁不出去这个问题。因为他们的东家对自家的农户待遇最好了,过年过节的鱼肉衣物送礼就不算了,平时要纳的粮也不多,家里有什么人病了还能帮助治病,最主要的是他们的小孩还能去上学,而且他们的奴仆身份也被早早的就取消了,这才是周围所有农户艳羡的地方,别的农户那有这么好的命。这不现在周围的农户不时的跑来这里串下门,然后询问一下这里什么时候还需要人,他们还有亲戚朋友介绍的。

在农庄吃了中饭后,李好就带着武家四个女人和如烟她们三人驱车往道教总部赶去。走在长安至圣城的水泥路上,车上的人不时会发出一声惊呼,让李好得意不少。这虽然只是一条简陋的直直的水泥路,但是应该是全世界最早的一条水泥路了。此时虽然造型很粗糙,但是四轮马车在上面跑起来比在泥地上跑起来快捷方便多了,而且坐在马车上也没之前那么晃动了。

这条路上还有一些现代化的气味在里面,那就是画了车道的,每条车道能供两匹马并排而过,双向四车道之间还用水泥堆的土堆种了些小树木隔开的。行走在这条路上,慢慢的李好竟然精神出现了一丝恍惚,好象又回到了现代的感觉油然而升。

来到了道教的总部后,李好又感觉到一种现代化的熟悉感觉,那就是这里的城墙都是用水泥建造的,所有的道路全部是水泥铺的,里面的房子也是用水泥建造的,房子的外墙都是刷上了白色的石灰,屋顶用的都是红色的琉璃瓦,在这些房子里面他竟然看到了玻璃窗户,还看到了一些平顶房。

看着这一切,如果一个现代人过去就会觉得这简直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小城镇了。而看着这一切的李好甚至觉得那个建造这些房屋的人是不是也和他一样是穿越过去的。

玻璃的研制成功李好是知道的,因为那厂也是他的产业,里面的技术师傅很多是从道教这边借调过去的。玻璃这东西还是他指点出来的,他只是没想到玻璃这玩意很快就被道教的人吸纳应用到实际当中去了。而他自己都还没起这个念头,甚至还不知道自己的产业已经能规模生产玻璃了,看来自己的大唐夜总会的建造设计师和施工者有着落了。

整个道教总部的规模很大,已经颇具一个中等城市的规模了,只是现在还有很多地方在施工,以后才能完全展现出来。整个小城的布局按照八卦的形状布局的,出城有八道大门,每条路的两边都载上了常青的树木。八卦中间就是道教的最核心地教堂的所在,教堂门口有一个非常大的完全用水泥铺出的广场,上面还有石凳石雕刻什么的,周围种植着花花草草。最特别的就是广场中间的那个喷泉了,水从里面交互喷射出来,刹是好看。

这个教堂修建的很大,能同时容纳几千人,教堂的屋顶还修了一个巨大的时钟用来报时的。周围的窗子都用上了玻璃,采光效果非常好,这个教堂极大的体现了大唐的先进建造技术加上水泥的应用的发挥。教堂正对面是道尊的壁画,然后中间就是三清的雕象,两边是道家门人以及孔子,孟子,墨子这些人的雕刻以及他们身后的墙壁上的各种封神榜里面出场的神仙的画像。

教堂中间有一个巨大的管风琴和一些其他的大型的演奏乐器,这是道家到时做仪式要用到的。周围似乎还采用了古老的扩音装置,所以站在里面说话比平时的声音大多了,还没有回音。李好看着这个猛然一拍脑袋,等下要问老袁教堂的施工人员了,因为他发现他的大唐夜总会也完全可以采用这种布局和建造方式。

听到李好过来的消息,老袁同志匆匆的赶着马车过来接待。老孙同志还是和以前一样基本不管事,一心扑在他的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