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9节:自杀无门 (6)

“带他上楼。”

现在,警方有了令人鼓舞的证据,不怕嫌疑人死不认账了。在楼上椅子上坐下来,刘海洋发觉被架上来站在餐桌旁边的嫌疑人转变成哀恸的神情。

支队长松了口气。案件证据能迅速突破,纯属运气和责任使然。一直不以为然挂着冷笑的犯罪嫌疑人,这会儿没了前市委秘书的神气可言。不过,刘海洋心里并没敢丝毫放松。经验告诉他,即使突破口打开之后,他知道乘胜追击也许对于眼前这个特殊的家伙意义不大。不过他还是决定试一试。

面对程贵阳这种少有的素质和智商,指望在最初的几小时或几天里就能趁热打铁,将案件和他背后的一切弄得水落石出的想法,无疑是幼稚和愚蠢的。但如果拖延超过一星期以上,如此狡猾的犯罪嫌疑人仍有可能让赵小鬼儿逃得更远,让警方付出意想不到的巨大艰辛和高昂代价。其他同伙也许就更难抓到了。

凶器在哪里?

他希望乘胜追击,穷追猛打,把程贵阳这个口子一鼓作气全部撕开。

“程贵阳,”支队长直呼嫌疑人的名字。

他点燃一根烟,递给他。程贵阳摇头不要,他坦然一笑,放在自己嘴上,盯着他说,“你死路一条了。你觉得你们干的事天衣无缝是吗,其实不然。我先不问你动机,面前的事实不用我多说,你是聪明人,我不得不承认你的能力和天赋。我给你一个机会,你把作案使用的凶器说一下,在哪里?再把同伙和真相说一遍。”

市委秘书脸色遽地通红。

他注意到,支队长用的是“你们”,还有随后的“同伙”和“真相”措词意味深长。

在警察面前,多么有胆有识的人,多么有权有钱的人,都对两件事不敢马虎:一是坦白交待的时机把握;二是看清对手并对自己的命运考量。

也许,正是倚仗着自己的智商,他才敢得意地放言叫板,希望记者“公正”地见证现场搜查结果,以备向警方讨“公道”。正是背靠自认为万无一失的职业和“关系”资源,他才能冷笑间看支队长反复驱刑警如役仆人。没有想到,证据拿到,事与愿违,“公道”似乎已无从谈起。

但是,程贵阳从没有怀疑过自己的水平和智商,也从没有设想过会有警察承认他的犯罪能力。对支队长的告诫,他按捺不住心中升起的失落和怒意问:“你认为我死路一条,那么绝对和自信?”

“你自己看,证据都在你脚下。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找的东西。”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