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风雨之秋 第八十一章 弥天之谎(2/3)
可惜他最终还是忍住了。
悠然离去的李玹这时忽然又转过头,对杨光程说道:“赶紧回去收拾收拾,把大嫂也带上,晌午大家一起去城外转转,到王老先生那别墅里去偷点美酒去。”
说完,他便不再理会杨光程,踱着步子朝着内宅的方向走了过去。只留杨光程一人恨恨地站在原地,目光“幽怨”。
与此同时,兵部侍郎杨国忠的府上却并没有一丁点的属于过年的喜庆气氛,反倒有些压抑。
杨国忠面色十分的焦急,在书房中来回踱着步子,一旁坐着的吉温和韦见素也是满面愁容,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过了不一会儿,书房外忽然有人敲了敲门,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中年男子略有些沙哑的声音:“杨侍郎。”
听到这个声音,杨国忠不禁大喜过望,连忙大步走过去打开房门,欣喜地说道:“令狐先生你终于来了!”
天色刚刚过晌,杨国忠的车驾便赶到了丹凤门前,守卫宫门的金吾卫见是杨国忠,便也未加阻拦,就这样任他进去了。
杨国忠一进丹凤门,便哇的一声嚎啕大哭起来,弄得周围巡逻经过的禁军将士一阵摸不着头脑,目光纷纷瞥向杨国忠。
但他却不管不问,将头上的幞头取下,朝着皇帝所在的紫宸殿狂奔而去。一路上哭声不绝,如丧考妣。
李隆基正在紫宸殿中召集礼部与太常寺的官员讨论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盛典,忽然听到外面一阵痛哭之声,一个小宦官匆匆跑进来,有些不知所措地说道:“启禀圣人,兵部杨侍郎求见。”
李隆基翘起了眉头,说道:“让他进来吧,外面的哭喊声是怎么回事?”
小宦官连忙答道:“启禀圣人,正是杨侍郎哭喊的声音,他不知为何,从外面一路哭喊过来,就连幞头都弄掉了。”
闻言,李隆基点了点头,说道:“让他进来吧,想必又是翻了什么错事,来向朕求情来了。”
小宦官应了一声,便迈着小步子跑了出去传召杨国忠。
不一会儿,李隆基便看到杨国忠满身的尘土,头上什么都没带,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跑了进来。
一进殿,杨国忠便哭喊着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道:“陛下啊,臣有罪,臣罪该万死!陛下杀了臣吧!”
李隆基被他这幅模样逗得忍不住一笑,说道:“爱卿快起来,别哭了,说吧,又是因为什么事情来求朕的原谅?”
政事堂中,李林甫猛地一拍桌子,目光凝视着站在他面前的管家,沉声问道:“此事当真?”
管家连忙点了点头,说道:“千真万确!”
李林甫放在桌上的手忽然捏成了拳头,冷笑道:“好!很好!好你个杨钊,终于让老夫抓住了你的把柄!”
话刚说完,他便一撩袍袂,大步走出了签押房。
刚要走出中书省,李林甫便见到一名小内侍双手捧着一卷手谕大步跑了进来,李林甫自然知道这是皇帝遣人过来吩咐中书省拟旨。出于习惯,他将小内侍唤了过来,询问道:“可是陛下又有旨意传来?”
小内侍见是李林甫,连忙躬下身子对他行礼,然后回答道:“启禀相国,刚刚传来的前方战报,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大败南诏,圣人十分高兴,便下旨要擢升鲜于仲通回京任京兆尹。”
听完他的话,李林甫微微一愣,瞳孔陡然一缩。小内侍回答完他的话,便告罪一声,跑向了中书舍人的签押房。
李林甫却仍然愣愣的站在原地,他身后的管家见状,不由得小心翼翼地唤道:“阿郎……”
听到他的声音,李林甫这才从震惊中缓过来,他思虑了一会儿,便将事情的脉络大约理清了一遍。待全部想通,李林甫不由得一拳击在身旁巨大的立柱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