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第八十四章(上)(3/4)

用的人,能够影响并改善错误的教育观念的人。

我想了想,学着电影《功夫》里冯小刚那句著名的台词,说:“这么漂亮聪明的一个姑娘,就因为晚上了几天学,就被拒绝上学了,就不能接受义务教育了,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我跟孩子笑得前仰后合。

之后,我联系的又一家学校也拒绝接收一个插班生。至此,我所能努力的都失败了。在她八岁半的这一年将没有地方接受义务教育。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她是个插班生,晚报到两周;第二个就是他的父亲认为了解社会然后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生活和思考以及动手能力比考试成绩要重要的多。

所以,她就辍学了。大概是这个社会上确实少有人敢于面对这样一个观念吧。

41、潜移默化的改变

女儿一天天地长大了,这种长大是点滴的,只有在回忆她小的时候的样子,才意识到她

在长大,否则就不会有强烈的意识觉得她在长大,孩子在父母的心里永远是个小孩子。

但是,女儿的神情和说话的语气的改变,会让你很快地意识到,她在长大,在改变,而我则依然沉浸在她小时候的环境里。

女儿有时候问我,你为什么要跟妈妈吵架?

我说,你还小,不懂,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

女儿说,又来了,又是老一套。

女儿问,妈妈吃完饭去哪里了,我怎么没看见她。

我说,她不好好吃饭,被大风刮跑了吧。

女儿说,废话,又来了,老一套。

电影院里放大片,因为很久没有那种专门让孩子看的影片。所以好几周没有去电影院看电影。

女儿说,去看一场电影吧。叫《世界之战》。

那是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的最新作品。

我说,那部电影可是儿童不宜啊。

女儿说,又来了,老一套,什么儿童不宜,那个《天下无贼》不也是说儿童不宜吗?我不也看了吗。我不还是老样子吗。

女儿的语气和神情明显不再是小孩子的语气和神情,和一个成年人差不了多少。

42、小小的困惑

很多人热衷于小孩子跳级,觉得跳级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但通过实践来看,跳级对整

个的人生并没有多大的积极意义,只是让孩子早几年面对社会,接触社会,而已。跳级对家长倒是一个巨大的安慰,觉得孩子能够比别人优秀,比别人强。

从教科书的角度上讲,跳级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孩子们都很聪明,只要方法得当,鼓励得当,加有威逼利诱等等手段,让孩子提前掌握那些知识不是难事,但是提前掌握了之后对他自己,对这个社会有什么意义呢?

刘真然又找到了一个新学校,名字叫“走读生”,大概的意思是她没有象别人一样按部就班地在一个学校里读三年。

我所能理解的“走读生”,仅限于此了。别的就想不通为什么会编出这样一个词来,同样在一个学校里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怎么还有这样多的说法和名称呢?

只是我已不在乎了。

无所谓,我的孩子也无所谓。

然然能够很快地把她一天学习到的那些生字都学会,因为孩子的大量和看电视,使得孩子完全可以提前学会学校里学的那些东西。她告诉我,虽然刚上三年级,三年级课本里的字大多都认识。

这我是相信的,因为我小时候拿到语文书,就是先迫不及待地把书看完,我是当故事看的,主要是看那些有情节的课文。

然后就是失望,觉得语文书太薄了,怎么不再厚一点。让我多看看,最好能看上一个学期。

所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