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节 垂涎三尺(1/2)

1037年宝德4年2月,辽帝把行宫设在了伊犁河畔的小城托什,来到托什,辽帝每天都要在河畔凝望白雪皑皑的葱岭,这个时候乌兰珠就会陪着他一起凝望,辽帝拥有许多女人,但是他最爱的还是乌兰珠,他经常提起自己最得意的两件事,排在第一的就是能娶到自己心爱的女人,晚年的辽帝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乌兰珠皇后,这样乌兰珠就知道了辽帝晚年的许多想法。

辽帝耶律承麟最放不下的是他的孩子们,明王隆象、太子隆绪、汉王隆城各成体系,随着老皇帝慢慢老去,朝廷中的各种力量已经显现出来,以枢相陈佳轩、搏侯萧天佐为首的汉臣和契丹人逐渐向隆城靠拢,突厥族系多心向隆绪,隆象虽然也是突厥人,但是为了讨好阿拉伯人,隆象在美索布达米拼命打压突厥人和汉人,这样虽然获得了阿拉伯人的拥戴,却也失去了突厥人的支持。

三方势力泾渭分明,或许只有继续征战才能团结他们,但是,以后哪,耶律承麟闭上了双目,汴京昔日的繁华又浮现在眼前,管不了那么多了。

4月,辽帝传令四方在托什召开军事会议。议题很简单,再次伐隋。

作为有资格参加会议的高层领导,陈佳轩是到了托什才知道会议内容的,然后陈佳轩就被卫队控制了起来,在大辽生活了那么久,为大辽的发展殚精竭虑,可是他们依然记得自己是个汉人,陈佳轩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虽然隆城一再安慰这个老臣,但是陈佳轩还是死了,只在托什待了4天就死了。

辽帝耶律承麟追封陈佳轩和田公爵,并任命契丹人萧朝贵为相,萧朝贵是契丹乌烈部,这个任命预示着大辽伐隋的决心。

根据辽帝的布置,全国再次动员兵力40万,耶律隆城的飞矛军增至30万,萧天佐的天雷军增至15万(隆城的势力范围是契丹的祖居地,所以增兵便捷),隆绪的朵思军增至20万,阿西木的天火军也增至15万,再加上降将石坤的10万乌府军,总兵力也达到了45万,只是乌府军战力太差与当年横扫罗斯的乌府军已不可同日而语,另外隆象的新月军也趁机达到了20万,再加上辽帝亲自统帅的10万大军,辽国的陆军兵力达到了120万,除了10万新月军用于维持后方的秩序,这次辽帝伐隋的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110万。

这110万大军将兵分三路,东路就由汉王耶律隆城统帅,包括30万飞矛军,萧天佐15万天雷军,总兵力45万,战役目标是荡平河北饮马黄河。中路由太子隆绪统帅,包括20万朵思军,阿西木15万天火军,石坤10万乌府军,总兵力45万,战役目标是夺取甘、陕,西路军由阿拉伯人阿克拉统帅,包括10万新月军,战役目标是牵制天竺的青龙军。辽帝耶律承麟统帅10万大军为预备队,以策应各路。

由于交战面积广大,参战军团众多,辽帝并没有规定统一的战役发起时间,只是规定了一个大概时间,那就是各部务必在10月前发起进攻,仗怎么打由各路军统帅决定,只有一点要强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与兵多将广的大辽相比,隋朝的情况就糟糕了,由于数年的大灾和连年的兵祸,大隋的人口降到了7000万左右,全国兵力大约有90万左右,如果加上本土作战和拥有险关要塞的优势还是可以与大辽一战的。

但是,这件事还是让隋朝的实际掌权人黄继头痛不已,刚刚摆平了幽州,正琢磨着怎样对付青龙军哪,如今大难来临,那谋国篡位的勾当只能暂放一边了。

其实隋朝早已确立了七省分权的政体,虽然黄继掌握了中枢省、龙虎院,但是监督系统和司法系统依然保持着独立,周兰掌控的参知政处和内史府两处虽然并无实权,却是舆论的策源地,地方上承中央,基本也是这样一个格局,所以黄继兵力所及之处基本上控制了地方行政及防务,那些非黄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