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兄弟国七旗帜倒下(1/3)

南京之战费时耗力,石宝退敌于江上的战略构想并没有实现,反倒是杨构渡兵江南的目标成为了现实,不仅呼延灼的中卫军渡过了江,陆佶的左卫军、马钰的右卫军,还有两个镇约2万人马的龙骑军都已部署到了江南,此外南海军也完成了在闽州的布防,武成军的精锐被调到了赣州,海上又有隋军水师的封锁,太平兴国已被关在了囚笼里。

局势骤变方腊如何不心惊,太平兴国发起于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吴州本来可以大有作为,可惜战略有误,把力量都浪费在了南京,现在敌人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我们的旗帜还能打多久,方腊不得不思考这一问题。

另外太平兴国还有一个隐忧,铸造枪炮需要大量煤铁硫磺硝石,可是吴州的煤铁资源本来就不多,硫磺硝石就更少了,现在国家处于大军包围之中,这些物资如何运送的进来。

少了这些资源,梦溪书院的研发工作也处于困境之中,但是他们的工作热情却没有减退,梦溪书院一直在寻找一种解决战争的终极武器,学士霍天城认为,既然地面战场难分高下,那么空中哪,现在还没有一种武器是用来对付空中之敌的,如果能在距离地面两三百米的空中进行轰炸,隋军还不束手待毙。

霍天城从风筝上得到启发,他认为空气和水一样都是有力的,这种力叫风力,而且风力与水力一样也是有方向的,只要能利用这种力,人就能飞到空中去,霍天城做了一个风房用来研究风的流动。

可是这种研究短期内是不可能出什么成果的,成立空军的想法太超前了,但是霍天城的研究成果还是成为了空气动力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开启了用科学的方法实现飞行梦的先河,地球人在飞向太空的梦想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梦溪书院的目标太高远,长江北岸的大隋一工院就现实的多了,他们没有去研究新的学说,而是利用现有的成果造出了另一种速射炮。

一工院的速射炮与太平火炮不同,他不是通过换火药仓来实现的,而是利用了燧发装置,在火炮上装一个燧发器就完成了对旧炮的改造,淘汰火药引线具有重大意义,这标志着火炮受天气的影响大大降低。

这一发明把太平兴国送上了断头台,因为江南的梅雨季节到了,太平军使用的太平炮需要用火把点燃引线,可是那淅淅沥沥的雨水总是把引线打湿,引线在潮湿的环境中也不宜保存,太平军强大的火炮仿佛一下子消失了。

杨构怎能放弃这一良机,既然太平军的火炮失去了作用,那么利用吴淞江斩断太平军的战术构想就成为了可能,杨构急令隋军水师从上海起锚向苏州杀去。

7月12日,隋水师炮轰苏州城,守将黄阿楠在没有火炮拒敌的情况下依然拒绝投降,水师正将阮虎下达了屠城令,在风雨中,水师近千门火炮对着苏州城轮番攻击,但是苏州市民却展现了大无畏的精神,他们扶老携幼担着沙土助太平军守城,可是那稀松的沙土如何经得起火炮的**,水师的炮击持续了20多日,苏州70万市民8万守军,活下来的不到五分之一。

这20多天的炮击拉开了隋军反击的序幕,8月17日,龙骑军在鲁达、杨志两位正将的带领下首先向太平军大营展开了突击,由于没有的火炮的阻击,龙骑军很快冲入了方杰把守的第一道防线。

方杰在阵前插上了一面绘有镰刀锤头的旗帜,他用激动的声音向自己的兄弟兵们喊话道“兄弟们,我不想欺骗大家,我们的火炮已经打不响了,我们的枪弹也快打光了,今天,我们都会死,但是我们的旗帜不会倒下,只要压迫在,就会有人再把他扛起来,你们怕不怕死”,众军应道“不怕”。

方杰挥舞着长刀带领步兵英勇的迎战隋军骑兵,

方杰冲在最前面,他一侧身躲过了一把砍过来的马刀,反手一刀就把那名骑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