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兄弟国四(1/2)

上海虽是小城却是扼守吴淞江汇入黄浦江的要冲之地,水师可以从长江进入黄浦江,再经吴淞江切断运河威胁苏州城,杨构和石宝都注意到了这里,但是由于石宝出身于陆军,他的战术思想也是陆军的,对于如何使用水师他就不在行了,他做梦也没想到隋军会这么使用水师。

但是隋太子杨构想到了。靖康的子孙多是好逸恶劳之辈,只有大德帝——杨明辰有心读书,而杨明辰的三个儿子中又只有杨构心思机敏读的成书,杨构很小的时候就在皇学中崭露头角,在一次游园中杨构与宝德皇帝偶遇,宝德很喜欢这个聪慧的重孙子,还把自带的龙佩赐给杨构。

杨构接过龙佩的一瞬间突然有了当皇帝的念头,虽然自己的父亲不是世子,但是自己的爷爷是太子呀,只要爷爷当了皇帝自己还是有机会做皇帝的,因此杨构读书更加勤勉,在蠢猪似的众皇子皇孙中显得很另类。

杨构博览群书,自然也读了已故柱国将军赵襄的宝德战典,赵襄提出的“海上也可做战场”的理论让杨构眼前一亮,此前还没有一个兵家前辈提出过这个理论,在古人心中,茫茫大海是令人敬畏的地方,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威胁会从海上来。

杨构心想,石宝只是一个陆军将领,他的脑袋里最多只会有阻止敌人渡江的念头,长江以外他是想不到的。正所谓出奇兵制胜,杨构注意到南方的战报没有提到贼兵攻击舟山水师的事,而水师也没有提到军内有什么动荡,也就是说,水师还在朝廷的掌控之中,于是一个用水师缴贼的计划产生了。

就这样,在满朝文武为匪患无计可施之时,杨构已成足在胸。其实,除了杨构还有一个人也想到了水师,他就是阿拉伯人白回安。阿拉伯人滨海而居,世代在海上贸易,他们对大海的熟悉不亚于骑乘的骏马,白回安见杨构请缨迎敌,曾试探杨构的战略构想,杨构笑而不语。

后来杨构调兵,调的第一拨全是水师,满朝文武谁都不解,只有白回安开心的笑了起来。当时岐王受宠,朝臣们都认为太子没有未来而疏远了他,白回安虽然欣赏杨构,但是也不愿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冒险,但是现在,他决定和杨构绑在一起。

杨构指挥的第一仗就这样漂亮的赢了下来,由于水师陆战不行,杨构严令水师只能在船上待着,为了给太平军北上制造困难,杨构本想命令水师沿吴淞江切断太平军,可是白回安却提醒杨构,没有陆军配合,水师并不是万能兵种,杨构本来不信,可是他一向佩服白回安的智谋,杨构努力平息着自己的冲动,最后取消了自己的计划,对于一个17岁的青年来说,这是非常不容易办到的,看到年青的太子压抑住了自己的冲动,白回安深信自己没有选错队。

白回安所虑不错,太平军装备的火药武器越来越多,吴淞江虽然足够行船,但是并不宽阔,要是遭到岸上火器的攻击必然是灭顶之灾。

太平军有了火器有如虎填翼,上海周边,昆山、嘉定、常熟全被攻陷,唯独上海仗着两江的地理优势依然在隋军手中,石宝认为没必要为一个小城浪费军力,于是继续挥军北上。

12月20日,太平军连克无锡、常州,其兵锋直指镇江,好在隋水师已在镇江布下重兵,太平军累攻不克又转向南京(金陵已改名南京)杀去。

镇守南京的是前卫军大将军韩世忠。当时前卫军正在江南募兵,韩世忠在赣、湘二州募得5万军,吴州募得3万,吴州募得的3万军多数已被太平军歼灭,为保南京韩世忠从湘赣调来了3万军守城,由于此时火器仍然未在隋军中普及,所以前卫军并未装备火器,南京城中只有火炮10门,火力实在是单薄了些,好在水师已云集南京,他们对南京守军多少能提供一些帮助。

在说一下太平军的实力,当时围攻南京的太平军有20多万,对外号称百万。太平兴国的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