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重归故地意万千 八(2/3)
用作存放笔墨纸砚等物的,如今全部腾出来,用作杜太后、老祖宗和亦菱暂时休息住宿的地方。正房后面的那一排屋子,则是用来存放各类书籍,一屋子的架子,排得整整齐齐,上面放满了各类书卷,多到足足放了一整排屋子。
亦菱一边听杜太后讲,一边四处打量,她幼时也来过晋王府一两次,不过时隔太久都忘得差不多了,如今才隐约忆起一点。她记得三皇兄刚搬到晋王府时,书房院落内有一株梅花树还是她和三皇兄一起亲手栽种的。说是他们一起栽的,其实基本上就是三皇兄自己栽的,她那时太小,锹锄树苗都拿不动,当时也就是在一旁看热闹,时不时地给添添乱,帮帮倒忙什么的,最后她还用两只小手去拍树坑里已经铺好的土,弄了一身的泥,三皇兄见了是哭笑不得。
忆起这些小事,亦菱不禁露出怀念和温馨的笑容。
姨甥二人一路有说有笑地来到前厅,亦菱见厅内早已摆好了一桌子的饭菜,不禁笑道:“堂姨母,这么多饭菜,菱儿一人哪里吃得完啊?”
杜太后慈爱地笑了,“你来了这么些天,都没好好休息,一直给你三皇兄解毒,堂姨母怪过意不去的。如今你三皇兄的毒已经彻底解掉了,堂姨母也放心了,今天这饭菜都是堂姨母亲手做的,算是正式地谢谢你了。”随后又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好久没亲自动手了,也不知道好吃不好吃。”
亦菱听了不禁一怔。她没想到杜太后竟然这么有心,若是寻常人为了答谢救命之恩,定然是奉上许多金银钱财、玉石宝物。但那样的谢礼虽然丰厚贵重,却总给人一种落了俗套的感觉。如今杜太后贵为一国太后,竟然亲自下厨答谢自己救了她的儿子,这样的谢礼可谓珍贵难得,而且充满了真心实意。
亦菱忙笑道:“那菱儿就却之不恭了,定要好好地品尝一番,不能浪费了。”
杜太后拉着亦菱进了前厅,非要让她在主位上坐了,亦菱推让半晌,杜太后只道她们都用过饭了,这一桌子饭菜是专门为她准备的,理应由她坐在主位上。亦菱推辞不过,只得坐了。杜太后便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亲自给亦菱布菜。
杜太后一边给亦菱夹菜,一边不停地解释着每一道菜的做法和来历,兴致很高,亦菱也不插嘴,只在一旁恭敬地听着,时不时真诚地赞上一句。
杜太后说了半日,忽然一拍脑门儿道:“瞧瞧我,光顾着说了,忘了先给你盛碗汤了。”说着起身亲手给亦菱盛了碗汤,笑道:“菱儿尝尝,这也是我方才亲自做的。”
亦菱连忙伸手接过来,待她垂眸看了一眼白瓷碗里的汤,脸色却顿时变了。她缓缓地放下汤碗,抬眼看着杜太后,“堂姨母,您这是什么意思?”
白瓷碗中是青笋火腿汤,这是先帝月妃最拿手的一道汤膳,先帝和怜月公主都十分爱喝,月妃生前也经常亲手做了这道汤,给先帝和怜月公主送去。这在临阳皇宫是人人皆知的事。
亦菱看着白瓷碗中最熟悉不过的汤膳,心中愈加不快。杜太后这是什么意思?她明明知道母妃姚宛月当年经常给父皇赵臻和自己做这道汤,如今她也亲手做了这道汤,是故意要让自己想起当年的事?
杜太后见亦菱脸色沉了下来,不禁冷笑一声:“你果真想起那个贱人了。”
亦菱冷哼一声,重重地搁下筷子,“堂姨母有什么话不妨直说,菱儿愚笨,这样的暗示可看不懂。”
杜太后也将手中用来给亦菱布菜的筷子往桌上一扔,带着几分怒意道:“那个贱人不知给你们灌了什么**汤,让你们一个两个的都对她如此念念不忘!”
亦菱听杜太后张口贱人、闭口贱人地骂个不停,顿时火了,腾地一下站起身,沉着一张脸压抑着熊熊怒火道:“我母妃再怎么说也是先帝的妃子,而且她如今已经不在了,请您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