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败者(2/2)

不要你之不能,揣度他人之能。公子若用我策,厉侯当为乐浪将主,无需我等军令,只要探得高句丽南方守备空虚,便可直插王都!”

“仅仅是需要一个在王都下虚张声势,耀武扬威的效果么?”李诚疑惑道。

“只需如此。”

诸葛诞点头道:“只要做到了这点,厉侯随时可走,随意可走,只要保住士卒便可。至于事后的恩威赏罚,公子便不必多问了,某自有办法,定能还公子一支强军便是。”

李诚沉吟片刻,转向于禁:“文则,你看如何?”

于禁看了一眼诸葛诞,然后对着李诚拱手道:“公休此计可行,我亦愿担重任。只是尚有几句私言,还请单独与公子谈谈。”

李诚一愣,不过还是依言让其他四名三国人物先行退下。

“可是有什么不妥?”

李诚第一时间最关心的,还是这初出茅庐第一战的安危成败。

对于牺牲什么的,只要不是太过分,只要不是三国人物有所折损,李诚都已经是看开了的。

“公休的计策和执行,都没什么问题,只是些许行险,我自认为还是有这个能力的。只要公子在玄菟战场上稳住阵脚,最差也不过就是无功而返罢了。”

于禁先是安慰了一番,然后才道:“但是公休本人,却似乎有些不妥。”

李诚奇道:“文则难道与公休相熟?”

于禁摇头:“作为公子帐下同僚,自然要有所了解。我是找的仲权反复详细询问了诸葛公休的为人处事,想来仲权也不会为了一时意气而诓骗于我。”

“既然是这样,若公休有什么不妥,仲权也不会不说吧?”

于禁沉默了下,直言道“恐怕是因为诸葛诞与夏侯玄交好,仲权有些偏执了。”

夏侯玄,时称“四聪”;而诸葛诞则属“八达”,都是一时风流的才子。只可惜两人的命运同样唏嘘。诸葛诞兵败身死,夏侯玄则是在曹爽被诛后,拒绝了夏侯霸入蜀逃难的建议,坦然入朝,几年后,被司马师所杀。

李诚恍然点头,却又很快挑眉疑惑:“文则,若如你所言,仲权已是有些偏执,你却还是劝我注意公休……难道公休之事更急?”

于禁轻叹一口气:“听仲权言,公子以一州之业,激励公休努力。但如今看来,公休只怕是太急切了些。否则以他的清玄名望和素养,断然不至于处处讥讽,言辞如刀。亦或者……”

于禁眉头紧皱,细长的双目中闪烁着一股难以言明的不信任。

“亦或者公休仍未从淮南败死的悲惨中走出,心中自我犹疑,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否定他人,肯定自己。当然,若只是言语争锋,倒也无碍,让着几分便是了。我所担忧的,是在临阵谋划时,这般的情绪,会影响他的谋断,连累了公子。”

“败者所需要的肯定吗……”

李诚喃喃自语道。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