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御驾亲征(三)(1/2)

拓跋子推指挥队伍北进。一斥候(哨马)迎面驰来,在子推马前勒住马缰。斥候:“禀告先锋官,右前方15里,有一股柔然骑兵正在抢掠。”“有多少人?”“四五百人。”子推:“传令,派一支骑兵飞速前往,分路包抄过去,先干掉这一股,一个也不许漏网!”一支骑兵如飓风般飞驰而去,霎时消失在烟尘里。大魏北部的一个村落。如狼似虎的柔然兵,正大肆抢掠,人哭喊、牛羊叫,乱成一团。几个柔然兵骑马驱赶着成群的牛羊,把抢来的粮食、衣物装上牛车。牧民们来争夺,被柔然兵残酷地杀害。村子院落里。几个柔然兵把屋里的被子、衣物捆在马鞍旁边,临走又放了一把火。草房熊熊烧。弯弯曲曲的街道里。士兵们把抢掠的粮食装到牛车上,逼农夫赶车运走。一青年女子仓皇逃奔,被一柔然士兵纵马赶上,探身抱起,横放在马鞍之上。青年女子哭喊着挣扎。一柔然士兵失声惊呼:魏国骑兵来了!拓跋子推挥军掩杀。柔然兵仓皇之间,不及迎战,纷纷被杀死。一队柔然士兵丢下抢来的财物,纵马北逃。迎面又是北魏的骑兵包围下来。柔然兵犹如困兽,想杀条血路逃命,两军拼命厮杀,无奈兵力悬殊,被子推的骑兵炖饺子般的全部歼灭。村里百姓跪倒在村外,向北魏的部队磕头谢恩。拓跋子推命士兵将财物归还百姓。拓跋子推挥军继续北上。斥候报:先锋官,我军已到离边关六镇五十里。子推:“传令,安营下寨,多布岗哨,埋灶做饭,恭候皇上的中军到来。”北魏军的营帐,密密麻麻的排列着,如同无数突兀的馒头。周围用战车围城天然屏障,岗哨林立。营中搭起高高的瞭望台。所谓六镇,在平城北方连绵千里的边防线上,当年太武帝拓跋焘修建的六个军事基地,用以驻守军队、训练兵马,其主要功能就是抵御匈奴。自西而东依次为沃野、怀朔、武川、抚民、柔玄、怀荒。中军大帐外,散骑常侍、都官尚书、安平侯李奕率御林军严格守卫着。军帐内,拓跋弘与拓跋子推、陆馛、拓跋云、尉元、李惠正商议军情。拓跋子推:“据斥候来报,柔然攻下怀朔、武川两镇,把西边的沃野与东边的抚冥,柔玄等镇之间的连系切断了,柔然的真可汗就驻守武川镇。”拓跋弘命人呈上羊皮地图,征询的问:“各位爱卿,看看该如何打法?”拓跋子推:“臣以为,我们应集中兵力,攻打武川。武川攻克后,怀朔不攻自破。”拓跋云不同意:“攻打武川,怀朔之敌必定支援,势必对我攻城之敌形成夹击,与我不利。”拓跋子推解释:“我们派人联络其余四镇守兵,合力支援,这样我们兵多将广,可同时对两镇围困攻打。”尉元摇头:“我们同时攻打二镇,柔然外围之敌肯定支援,我兵力分散,更是不利。”拓跋弘分析道:“武川、怀朔皆城墙坚固,攻城必定造成我军大量的伤亡。还是把守城之敌引出镇外,再合力围歼为好。汝阴王,你意为敌之士气如何?”拓跋子推:“以前前先帝率兵屡克柔然,可能余悸犹存,不敢与我决战。”拓跋弘不以为然地摇摇头:“爱卿只是碰到股敌人,被我们屡屡挫败,尚有余悸。朕以为,真可汗是没有余悸的。我们距上次父皇领兵大战,已经十二年了。如果他惧怕我国兵力,他就不领兵犯境了。朕想,战场就放在二镇之间。”众臣佩服拓跋弘的分析判断。李惠鬼点子多:“禀皇上,微臣还有几个主意。”李惠与诸王低低耳语着。大战之前,北魏营中秘密做着战前的紧张准备,忙乱而有序。几支哨马飞奔出营,驰向尚未被攻克、但已被柔然骑兵重重包围起来的其余四镇。昭告他们皇上已御驾亲征,命他们牵制敌人,伺机反攻,做好配合。夜幕笼罩着边关,一弯上弦月西挂,窥探着大战前的紧张与骚动。武川城外。寂静的草原,偶尔有野游鸟的哀叫,应和几声虫鸣。远处的武川城,黑黝黝的一片,如同庞大的魔鬼卧在那儿,更鼓声声,显得阴森与恐怖。数百名黑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幕下蠕动着。翌日清晨。距离武川城关仅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