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初见刘坤一(2/3)

,沿着石级路一级一级往下走,终于走到官道上了,大概有四米多宽,黄土混着碎石,倒还平坦。唐刚从系统空间中取出折叠自行车想骑一下,可穿着官服怎么也骑不了,只好又收入空间。两人沿着官道走了一个多小时,天已蒙蒙亮了,路上也开始有人了,听着熟悉的乡音,唐刚也不知不觉地说出了家乡话,而唐四也用新宁话回答,这系统人物真神奇,连新宁话都知道,以后不去做间谍就可惜了。走到城门口,两个小兵在收进城税,轮到唐刚了,小兵看了一眼唐刚的官服,抬手作了一个辑:“大人从哪里来,到新宁有何贵干,是否需要我去县太爷那里通报?”看来这个小兵大人物见得多了,七品戴吓不住他。

“我从穗城来,本是新宁人,回新宁只不过是回家,不用麻烦县太爷了,我自己会走。另外,我要不要交进城税?”唐刚用新宁话回答。

“不用,不用!大人快请!”唐刚走过了城门,依稀还听到两个小兵在嘀咕:“现在当官的改性子了,不坐轿,不骑马,改走路了!”

走在街道上,唐刚发现行人们大部分穿的衣服虽然比较旧,但没什么补丁,而且还算干净,另外就是很少听到有人放屁,难道这里比穗城还富?唐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后来仔细一想,这个县城虽然小,但连续出了几个封疆大吏,江忠源、刘长佑、刘坤一,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候,按照咱大清“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和“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规矩,县城里的人富裕一也算正常。

找了一个客栈,开了两间房,给了一碎银给小二,问清了县城里的现状。刘坤一去年因病开缺回家,其实他身体也没多少病,估计是官场斗争失败而回家的,说成因病开缺好听一,刘坤一才五十出头,估计很快起复,府上宾客如云。刘长佑今年因病开缺回家,他已经六十多岁了,身体确实不好,是实实在在的因病开缺,估计不会起复了,府上探访的人不多。不过刘坤一是刘长佑的族叔,对刘长佑也挺照顾的,整个刘家在外做官的很多,现在是新宁最大的豪门。而江家由于江忠源死得早,现在江家还在外做官的不多了,江家慢慢衰落下来了。

洗漱一下,唐刚和唐四出外吃早餐,随意走入街边的一个茶楼,生意倒还挺好,只剩下两人张桌子没人,唐刚和唐四随便坐了一张,叫了一壶茶,几碟心,一边吃一边四处打量。茶楼中间有个说书先生在说书,讲的是江忠源在庐州打长毛鬼(太平军)的故事,庐州城破,江忠源怎么怎么忠勇,死战不退,身中七处创伤晕倒,长毛鬼怎么怎么狡猾,勾结庐州知府,破城后怎么怎么残暴,烧杀淫掠,还砍了江忠源的脑袋,咸丰爷感谢江忠源保了他的江山,从内库出金子为江忠源打了一个八斤三两的金脑袋,然后又把这个八斤三两人的金脑袋好好描述了一番,接着说出殡的事,又是一番描述,栩栩如生,引人入胜。唐刚听明白了,江忠源是正义的,伟大的,长毛鬼(太平军)是卑鄙的,邪恶的,这与唐刚从小受的教育不一样啊,太平军是伟大的农民起义军,江忠源是地主恶霸的狗腿子,到底哪个是好人啊,唐刚的世界观有些颠倒了。

吃完早餐,回到客栈房间,唐刚从系统空间中取出一对精装男表,一对精装女表,十个款式颜色不一的粉盒,一对工艺打火机,全套亮银餐具、刀具,一本唐刚版《大国崛起》,唐刚带着唐四去拜访刘坤一,到了刘府门口,给了一两人银子的门包,门户高兴地去请示,也许是唐刚的自我介绍比较特别吧,美利坚归来,祖籍崀山镇,刘坤一在书房接见。

跟着门房进了书房,唐四和门房留在门外。入眼的是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头,一米六左右的个子,穿着常服,两鬓斑白,但精神抖擞,唐刚单膝跪地行礼:“后生晚辈见过世伯!”刘坤一是唐刚佩服的人,值得唐刚这样行礼。

“起来吧,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