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第一锭钢(2/3)

策导致的结果是不仅这一百六十名新民很快被融合,受他们的感染,东高镇附近森林里的弱部落也纷纷走出莽荒投奔明,他们声称自己要皈依华夏,李茂虽然心里很清楚他们中的许多人根本就是冲着做华夏人的好处来的,但还是敞开大门笑纳之:

待之以平等兄弟之礼,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策上加以扶持笼络,在化上加紧融合,在经济上完成一体化和控制,军事上暂不放松戒备。

以此心态作为扩张动力,东高镇犹如海之吸纳百川,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崛起速度之快让主事者亦常感到惊喜不断,甚至有些措手不及。

人力资源逐渐丰厚后,李茂决定干一件自己一直想干又未能干成的大事——找煤矿,修铁厂。

后世给他可资利用的知识不多,但李茂依然能够比当世绝大多数高明人士看的更深更远,他断定辽东有煤矿有铁矿,而且储量异常丰富,品质亦不错。

但铁究竟在何处,李茂却也是一脸的茫然,他一面派人四处寻找,一面向铜虎头求助,看看他们那是否有奇迹存在。

李茂这个辽东经略使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得到大唐皇帝的正式承认,但辽东之主的身份已经彰显出来,和辽东有着密切经济联系的铜虎头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将来他们若还想从辽东这块土地上捞些好处那就应该跟李茂紧密合作。

至于以前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做人要向前看嘛。为了测验铜虎头的真心,李茂提出让他们抄录一份《辽东地矿图》给他。

李怀玉当年在辽东做节度使时,有异人向他贡献了这幅图,上面详细记载着辽东的煤铁矿分布位置。李怀玉得图大喜,赏了来人一万贯钱,聘其为幕府参谋,准备大干一场。若非次年安史之乱爆发,辽东的铁矿怕是早已开发。

或者大唐的历史进程也会因为这些煤铁矿的开发而有所改变。

铜虎头的诚意很快送到,这份在李茂看来弥足珍贵的东西对淄青人来却是鸡肋,看着好看,却百无一用。

李茂入辽时的班子里就有采矿炼钢方面的人才,郑沛曾长期任职将做监,是大唐有数的冶金和兵器专家,只是因为不会做官才落魄至此。

李茂命其主管冶金矿务局,专司开矿和冶炼钢铁,郑沛的工作迅速展开,且很快就有了确切的消息:在一个名叫龟甲山的地方同时发现了煤矿和铁矿,不仅储量丰富而且煤铁的品质很高,以现有的开采技术,开采个两三百年也不是什么问题。

李茂下令设龟甲山镇,令第一师派一营人马进驻,又遣书记胡南湘前往坐镇,时时将最新进展情况传递回来。

这个时代开矿没有什么特殊技术,简单地就是人海战术,有人就有了一切,第一师的建制仿照后世的建设兵团,一手握刀一手拿锄头,办事的效率不可谓不高,但毕竟人力有限,一营五百人想在短时间内把煤铁矿给办起来,显然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为了解决劳力问题,也是为了龟甲山镇的安全,李茂详细筹划后在元和五年冬季来临之前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清场运动,目标是将龟甲山镇周围五百里内一切可能威胁煤铁矿存在的中势力肃清干净。

这场军事行动的代号叫“牛刀”,李茂把第二师和第三师视作宰牛的利刃,而把森林里的中势力视为待宰的牛,但事实却深刻地教育了李茂,战略上可以蔑视敌人,战术上却丝毫马虎不得。

行动开始后,两军诸多不顺,连尝败绩,死伤两百多人,丢失军械无数,六名都头在森林遭遇战中阵亡,其中两人还被敌人俘虏。森林蛮人将他们捆在树上,身上涂上蜂蜜,任由虫蚁啃噬……

两名都头的惨死,极大地激发了两军将士的仇恨,他们从盲目自大中清醒过来,迅速调整战术,认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