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一切就绪(2/4)

这么干的。现在看到乔喻的操作,只让杜凯一阵汗颜。

人家竟然比他一个天天守着干这事儿的人还要娴熟,难怪人家这么年轻就能成为院士。

当然,对于乔喻来说这的确是基操。毕竟整个量子模拟计算机的底层逻辑体系就是他设计的。

虽然量子模拟计算机做出来之后他的事情少了很多。当刚开始立项的时候,从最底层的最底层的量子逻辑门架构开始,到构建量子模拟计算实时可信执行环境,乔喻可是一直都参与其中的。

甚至这套命令体系跟格式就是乔喻最终定的稿,自然特别熟悉。

很快系统运行状态就被乔喻过了一遍,并给出了建议。

“行,现在看来效果的确还挺不错。今天开始所有研究所的试验机都可以同步更新,执行720小时高频使用稳定性测试。

测试指标包括量子相干时间波动,散热系统热平衡稳定性,任务中断率跟热-电协同管理。另外出一份标准化报告给联盟的委员会。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次测试之后他们就可以开始大批量备货了。对了,开会的时候就说我建议首款太极量子模拟电脑发布会最好是能安排在明年元旦当天。”

这种事情杜凯自然是没那个资格回答了。

毕竟他还接触不到量子模拟联盟的执行委员会那么高的层面。

执行委员会的成员都是量子模拟联盟内部出钱最多,同时也是华夏最知名那几家科技公司的董事长跟总经理们。

杜凯这种最基层的科研人员,自然不可能接触的到,但他的导师可以。

“真打算元旦召开新产品发布会啊?时间上会不会太赶了些。”

“王教授,要有信心。你看现在效果都这么好,我觉得通过这次测试问题不大。这次接受采访的时候,主持人都问我一直被网上诟病压力大不大。

我回去之后专门上网看了看,好家伙,真就是骂声一片啊!都说咱们这个项目是浪费钱呢!再不拿出点东西给大家看看,我都要被人网上开盒了。”

乔喻随口说道。

这自然是玩笑话了,哪怕网上的确很多质疑声,但其实也很收敛的。

至于开他的盒,那真是有点蠢了。不成功也就罢了,真要是成功了,郑希文的队伍都要被连累着倒霉。

“我觉得元旦的确可以。根据现在的各配件备货量,我估摸着通过了为期一个月大规模压力测试之后,到元旦这段时间各版本总体备货量应该能超过一万台。

一万台正好可以用来试试水。考虑到哪怕是最低端的天启系列售价也比较昂贵,而且这属于首批投入市场的测试产品,用户反馈的问题正好还能改改。拖更长时间也没意义。”

郑泽峰立刻顺着乔喻的话说道。

说实话,对于首批产品的销量,包括项目组的人员其实都没有太大信心。

一来成本就摆在那里,价格必然不可能太便宜。虽然最终的售价委员还在讨论,并没有最终确定还没确定,但能确定的是哪怕是最低端的天启系列,价格肯定不可能少于五万。

至于最高端的产品太极-至尊系列,售价更是起步就是三十万。没办法,不谈多出的量子门,光是那套散热系统成本都要三万块。

除了价格之外之外,太极刚上市,整个生态还没完全建设好。

虽然Windows视窗的大部分应用都可以在太极电脑上运行,但能够完全发挥太极系列电脑功能的应用还不多。

所以根据市场调研跟预测,首批太极系列产品总销量能到百万台规模就是胜利。

接下来研发部门的任务就是如何持续降低成本以及迅速完善太极应用生态建设,完成产业布局。

按照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