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林妹妹,我喜欢你!(1/3)

场面的局势好像一面倒,就连龙椅上的隆祐帝,也饶有兴致的看岳凌如何破局。

众多文官早就是弹冠相庆,皆以为岳凌在战场上能叱咤风云,在京城之外能呼风唤雨,皆是依靠武力,但是来到了朝堂,总不能当着皇帝的面,将弹劾他的人一拳打死。

最终都还是得落实到口舌之争上,而辩论,他们自是处在不败之地。

直白来说,当儒生高举起“仁”、“礼”的大旗,是连皇帝都得让三分。

当戏谑的目光汇聚到岳凌身上之时,却是发觉他异常的镇定,脸上根本看不出有任何波澜。

不仅如此,岳凌还回过身,笑着拱手行礼,道:“侍郎大人引经据典,句句不离礼法大义,本官佩服之至。”

原以为岳凌要还击,不成想竟是率先服了软,这让在一旁看好戏的勋贵武官们,不禁扼腕叹息。

不过转念想想,和这么多文官在朝堂上耍嘴皮,本就是不智的行为,及时止损也没错。

而另一边,见岳凌只是硬撑着脸面,自己一方取得莫大胜利,将如今势头正盛的定国公都赢了一阵,当然大多数人脸上都与有荣焉,笑看着场间的热闹。

户部侍郎赵公瑾也捋了捋苍白胡须,不顾岳凌的作揖示好,面向隆祐帝,道:“陛下,既然定国公也以为此事欠妥,不如先关了这作坊,断了营生,张贴告示,是定国公一力为之,为朝堂挽回名声。”

“哦?定国公,你意下如何?”

岳凌闻声收敛了笑意,眉头微皱,瞪向赵侍郎,道:“我何时有说过,此事欠妥了?衮衮诸公皆在堂前,岂容你信口开河不成?”

赵公瑾也傻了眼,堂前辩论就是这么个规矩,谁词穷谁认输,怎到岳凌这还死皮赖脸的不认账了呢?

这就有些不按规矩做事了。

赵公瑾面上便也显出几分不悦,似是被岳凌耍了一样,怒道:“定国公还有什么话说?”

岳凌轻笑道:“我只是赞了侍郎一句,怎就说我无话可说?”

“不过,说句实话,对于引经据典,的确是你们从科举取士的文人更擅长。所谓‘克己复礼为仁’是经文的核心,礼与仁,更是诸位信奉一生的教条。”

“侍郎大人以大义压我,我本意给侍郎大人些颜面,不戳人短处,谁料,侍郎大人以为我是投子认负,竟还得寸进尺了。”

岳凌徐徐走到赵公瑾面前,负手而立,脸上的表情也愈发严肃了。

赵公瑾也被他东扯西扯,说的血气上涌,嗔怒道:“定国公,你到底要说何事?老夫可提醒你,这是在陛下面前,容不得你信口开河!”

岳凌猛地抬起手,赵公瑾大惊慌忙仰倒过去躲避,还以为岳凌是要当众打人,大呼道:“反了反了?你还敢在陛下面前动粗不成?”

身后一群文官协力扶住,再去看岳凌,才发觉他只是抖了抖袖子,从袖中取出了一张纸。

“我虽不是科举出身,但也是个读书人,怎会动粗?侍郎大人多虑了。”

岳凌侃侃而谈,展开宣纸,朗读道:“五月初五,户部侍郎赵大人姬妾尚氏以夫人之名,采购抱月衿三件,玉钩纱三件……共计十五两,府上三公子夫人购云罗袂十件,霓裳羽十件,合欢结三十件……二次购入,乱法的利器。

结果,却被岳凌溯其根本,巧妙化解。

先将大义捧至高位,再以此砸死这些文官。

文官一时失了方寸,众人情急之下,只好催促赵公瑾将这个出头鸟当到底,否则文官这第一阵仗都失了,在隆祐帝面前恐怕本就不多的话语权,更要被剥夺大半。

“赵大人,您先别晕啊,快再想想办法。”

“是啊,就这么被岳凌压制了,往后哪有我们的好日子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