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穿越筒子楼(2/3)

子快掉出来了,啥玩意…

哦,是我前世研发的高级人工智能炎黄!

竟然以量子态存在我脑子里!

超算认为,自己当不起炎黄这么牛逼的名字,

它读取了人类的网络小说库后,发现了有个角色很符合它的性格,

便坚持自称闫老师,尊称三大爷,认为此昵称最能体现其一流的超算能力。

李三彪张口结舌,莫非自己变成了量子态,就能与超算发生了融合!

“闫老师,你能干什么?

“解—析—制—造—”

“1.可以将解析任何产品的制造过程,包括所有零部件制造方法和技术细节!”

“2.可以召唤量子机器人,生产已被解析的产品!”

还没等李三彪反应过来,系统便道:

“发现可解析物品!二极管收音机!”

“解—析—完—毕—”

“正在生成解析文件!”

李三彪脑中浮现一副不太复杂的电路图,

这就是一个解析文件。

“是否将解析文件输入量子机器人?”

“解析文件已注入!可以马上安排生产!”

“检测生产环境…”

“滴!检测不到生产设备,生产任务取消!”

李三彪发现,在系统面板中

真的还有五个机器人图标,

本来是白色的,注入文件后变成了红色,

机器人也开始动了起来。

任务取消后又变回白色。

这应该就是量子机器人了。

查看说明,每个量子机器人,

最多可以在现实中。量子展开八小时,

每个机器人都是八级工水平,

能自动按照解析出的生产方法,完美制造出想要的产品。

前提是,李三彪能够找到足够先进的生产线。

例如,没有抽真空的机械,机器人绝不可能用普通工具,手搓出真空二极管。

李三彪懂了,和人工生产的逻辑是一样的。

要生产高级产品,必须拥有对应的高级设备!

量子机器人也好,八级工也好,

没有光刻机,也生产不出2纳米芯片。

原来是天道酬勤,自助者天助之……

只是量子机器人省去了管理上的麻烦,

可以让自己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设备升级改造上。

升级机器设备,制造更先进的工业母床,是最重要的任务!

呃。还是得自力更生啊!

想到这个,李三彪有点无语。

现在是八十年代初,其实这会儿主要看胆子不看脑子,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开厂生产,不如上火车当倒爷赚钱快呢。

学人家卖脑黄金,那才是上策!

或者干脆学学胡八一,凭着小说学来的知识,倒他几个大斗?

李三彪想法这就活络起来了,

准备抓紧时间上鸽子市去。

该倒腾点什么,得自己好好想想!

等等,我现在是改革开放后,头一届大学生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