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迁徙五千八百富户至辽东充边(5/6)

吕调阳见陛下不回答,也清楚了陛下的意思,仍然以尚节俭朴素,但是皇帝又大手笔一挥,给了南衙一千万两,由大明龙王爷潘季驯负责开海事。

那可是整整一千万两白银!

你说皇帝吝啬,这是一千万,你说皇帝大方,皇帝躲在文华楼上用千里镜看鳌山灯火,想看喜欢看,就是不付钱,主打一个陪伴。

吕调阳继续说道:“顺天府丞王之垣盘点京师虚实人丁户数,奏曰:拟效仿祖宗成法,徙浙江、南衙等处富户五千八百余户以实京师。”

“啊?”朱翊钧猛地瞪大了眼睛,他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当年汉武帝为了聚敛,把天下富户豪强迁茂陵守陵,现在顺天府丞居然以京师虚弱,人丁不旺,要迁徙五千八百富户到北衙来。

万士和十分肯定的说道:“陛下容禀,太祖高皇帝是共迁徙富户五次,成祖文皇帝共迁徙富户六次,吴元年(洪武元年前一年),迁苏州富户至濠州,缘高皇帝从濠州返回京畿,所经州县,百姓稀少,田地荒芜,吴江顾氏不肯,被高皇帝下令强迁;洪武元年、六年、十二年、二十四年,其中以洪武二十四年七月这次最多,共计五千三百户;”

“到了成祖文皇帝时,为了充实北衙,累六次,共三千六百户,最大的一次是永乐十九年,文皇帝迁都北衙之时,随行有千户有余。”

“陛下,的确是祖宗成法。”

朱翊钧这才恍然,怪不得朱元璋和朱棣被南衙文人骂了九百年,汉武帝搞出的守陵大法,到了大明朝,就成了充实京畿的手段,而且一共折腾了十一次。

这得亏朱翊钧不是富户,他要是富户,他也要骂。

“后来呢?”朱翊钧看向了万士和,询问万士和后来这个政策如何了。

“后来就再也没迁徙过了。”万士和俯首说道。

永乐之后,再不迁徙。

所以都说是初时迁富户,那时候朝廷掌控了武力,吴江顾氏不肯徙,被太祖高皇帝直接下令强迁,而且还给顾氏改了个胡姓羞辱顾氏,一直到弘治年间,才改回了顾氏。

到了后来,不再迁徙富户,不是朝廷不想,这帮人在地方就知道兼并,有的甚至兼并半个县,躺着收租,比如徐阶,直接兼并了四十多万亩田,半县之地,都在他家名下。

可朝廷这不是做不到吗?要是能做到,还是要迁。

迁徙富户到京畿,是物理防兼并的不二法门,这些个地方富户到了京畿,那就不是势要豪右了,京师这地头,一板砖下去,能砸死几个大官人。

“能做到吗?”朱翊钧手指在桌上敲动着说道:“挨两句骂倒是不打紧,主要是能不能迁?现在能做得到吗?”

“戚帅回来就可以迁了,现在先盘点下人数、丁口、选址,迁谁家,迁到哪里,迁多少,都要画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好戚帅也从会宁卫班师回京了。”户部尚书张学颜如是说道。

朱翊钧点头说道:“这就不奇怪了,怪不得京营振奋,总是这么难,京营一振奋,就要迁富户,大家势豪出身的官员,怎么可能答应呢?”

朱翊钧又找到了兴文匽武的源动力,而且大抵还是主要原因,皇帝逞强兵之能,强迫富户离开自己的土壤,来到人生地不熟的京畿,而被徙富民绝大多数因而财势俱失,绝对不能让皇帝握着刀子,皇帝不知道怎么用是个问题,比如明英宗朱祁镇;皇帝知道怎么用,更是个问题,比如高皇帝和文皇帝。

“那谁有异议吗?”朱翊钧又问道。

“臣有异议。”王崇古突然出班俯首说道:“陛下,京畿乃是天下首善之地,这些个富户,臣以为迁到辽东为宜,正好辽东在垦荒。”

张学颜作为户部尚书,他让顺天府丞讲京畿人口流失的问题,是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