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广招死士(1/4)

一只小苍蝇能撞翻一架战斗机,一个眼疾点中了不可一世的司马师的死穴。司马昭接力司马师,把持朝纲。

司马昭满眼狐疑地审视身边毕恭毕敬臣服于自己的人,捕捉他们言谈举止间的不敬,欲除而快之。每日饮食,都要由身边的婢女试吃,再用银簪探试;出行则必然前簇后拥,三千甲士把司马昭围得铁桶相似。尽管如此,司马昭还是感到身边有无数只怨毒的眼睛。他要杀杀杀,杀一儆百,把他们杀掉,烧掉,干干净净。阴鸷的目光转悠一圈锁定魏主曹髦那张忧郁的脸。十四岁的曹髦被人从母亲温暖的怀里拽到这冰冷的宫殿,不是大哭、小哭,就是对着宫墙发呆。众臣子也是敢怒不敢言。

政治敏感度很高的贾充见风使舵,看准司马昭的屁股,噼里啪啦不歇闲地拍,直拍地两手生疼、浑身发汗。

“大都督气色红润有光泽,愈发地英姿焕发了。”

“大都督日理万机,为国为民,可是百姓的福气了,就是心疼都督啊。”

“大都督文武之资,当今天下再也无人能及,就是武帝在世也只能给将军做一近侍瞻望左右罢了。嘿嘿嘿。”

司马昭:“呵呵,公闾过奖了。武帝奉天子以令诸侯,扫平四海,这份功业我岂敢比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武帝是人杰,也是身逢其时;而将军父兄三人效力魏主五世,文能战败西蜀,武能制衡东吴,让北方各族臣服曹魏,这份功业自古以来未曾有过。”

贾充边说边观察司马昭颜色变化,只见他气色和悦,喜笑颜开。

司马昭笑得眼睛都埋进岁月的足迹中了:“不要给我戴高帽了,司马家的地位已经显赫得岌岌可危了。父亲在时就总说我们为人臣的,得到荣宠就更要戒骄戒躁,‘木秀于林,风必折之’,人在高处众人推呀。哈哈。”

贾充赔着嘻笑,知道说得正受用,就继续加大剂量:“虎父无犬子,舞阳侯说得句句在理,我们后辈只有望其项背而默默仰视了。以前,武帝在时也常说一句话:都说我要谋权篡位,我说看天意;如果天意在我曹家,我就是周文王了。之后,文帝果然就成了武王了。哈哈哈哈……现在将军家父兄两代为国尽忠,功业更是远胜武帝,何不效仿武帝的先例?”

司马昭笑而不语。

过了好大一会儿,司马昭才吞吞吐吐地说:“呃…恐怕…不妥吧。兄长在时,废齐王、立高乡原公就招来南淮叛乱;若是......呵呵,那还了得?”

“诶——,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天下大势,也是分久必合。自黄巾动乱以来,百姓深受战乱之苦,都渴望一位铁腕的英明之主统一海内。天下太平,江山是姓曹还是姓刘,或是司马,又有什么关系呢!依臣愚见,现在魏蜀吴三家气数已尽,借用武帝的一句话,就是天下在将军也。希望将军顺应天意,怜恤百姓,是苍生之福啊。”贾充说地眉飞色舞,就差把手放在司马昭的大屁股上笑声“损色”。

贾充见司马昭笑着不说话,就倒身跪拜在司马昭面前:“请让小人为您尽绵薄之力。试看天下还有谁会不识时务,自取其辱?”

司马昭亲手扶起贾充,语重心长地说:“公闾真是我的子牙啊,知道我的忧虑。如今朝廷还算安稳,唯有边关的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四位手握重兵的将军是我顾忌的,那么就有劳公闾了。”

贾充得到司马昭的许可,以慰问边疆将士为由,探听几位将军对魏主禅让司马昭的口风。

征西、征南、征北几位将军都不置可否,嘿然默许,唯独征东将军诸葛诞听闻这件事勃然大怒。

“贾充,你也是名门之后,怎么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来?曹家于你贾家恩重如山,你居然卖主求荣。真是我诸葛诞有眼无珠,错把你这狗尿苔当金镶玉,还好兄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