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对策(3/4)
刘备自然清楚,刘正作为楚国重臣,不说他赏赐的无数金银玉石。他还清楚的晓得刘正从哪些大族的手中搜刮了无数的田地钱财。
还有个原因,就是刘正往日的表现堪称睿智,聪明人会做蠢事吗?会去跟百姓争利吗?
这一点,在刘备的心中是毋庸置疑的。
但,既然如此,这背后到底是个怎么回事。刘备的想法跟简雍差不多。着股好奇,还有些许的担忧,迫切的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总不会是你那个国丞,冒着你的名义去江陵做的这些事吧?”说到这里,刘备表情变得有些严肃,问道。
“不知道。”刘正摇了摇头,干脆的道了一声,在刘备瞠目结舌的目光中,又补充了一句道:“不过我找的那国丞绝对够滑溜,也够有分寸,按理说绝对不会干出欺压百姓以兼并土地的糊涂事儿。”
刘备却是眉头一皱,问道:“既然如此,那你有何打算?到底是一个堂堂太守的上奏,不可能置之不理的。”
“那就当堂对质啊。对就是对的,错就是错的。总不会跳出这些条条框框,要是真是我那个国丞干出来的糊涂事儿,我必将亲手拿下。兄长也尽管罚我。以平息这场波折。但是如果是那两个太守诬告…。”余下的话,刘正未说,只是用眼神看着刘备。刘正相信,这意思,刘备一定懂。
“诬告重臣,最轻的也是削职为民。”刘备不动声色道。
刘正嘿然一笑。
他的想法果然还是没错的,不仅是因为刘备会偏袒他,还因为这两人是刘表旧臣,而且还是一方太守,并不是襄阳的那群在刘备眼皮底下的大族们。
就像是荆南四郡的太守一样,像一根刺般时时刻刻给予刘备压力。
而刘正这次被参了这一本,要是操作得当,可以一举拔掉这根刺儿。当然,如果真是刘正手底下的人干了糊涂事儿。那就另当别论了,出于为了刘备的形象考虑,刘正就得亲手斩杀了张肃。成全刘备公正无私的名声。
刘正也不得不背一个御下不言的罪名。
但是这一切还是得顾着刘正的想法与意思,要是刘正一意孤行,倔强的要求刘备偏袒,刘备也就不得不从刘正的价值考虑,偏袒着刘正。
这样的后果,恐怕换来的就是刘备昏君的名声,与刘正奸佞的名声了吧。
而现在,刘正明确的做了表态,刘备自然落得轻松。
也是刘正的目的,作为宠臣,就应该为君王分忧不是?什么脏水拦水的,都得往自己身上招呼。
反正靠着刘备这颗大树,刘正就不怕头上的名声。
既然问过了刘正的意思,接下来自然是招这两个太守来襄阳对质了。而从江陵到襄阳还得费一些时日,这事儿也就暂时的被刘备给搁置了下来。
刘备转而谈论起了东吴,还有荆南四郡的事儿。
对于东吴只是有些奇怪,甚至是幸灾乐祸。从那件事情之后,周瑜并为做出任何反应,甚至是没找人来襄阳告文聘抗命不尊的作为。
也没有兵入江夏,想要挑起战争的动机。就是呆在江夏地界了,一动不动,似死了一般。
恐怕那周瑜是指挥不动大军了,等着孙权的命令吧。刘备是如此对刘正说的。幸灾乐祸十足啊。
对于周瑜这个人,刘备从未给予美男子外加绝世帅才应有的好感。谁叫周瑜这厮差点断送了他的楚王人生呢。
见死不救。在大战时三心二意,这都是周瑜干的事情。
至于南边的那四个郡,在刘正的面前,刘备也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悦。
“对了,什么时候为兄的镇南将军开府啊?这钱财兵器皮甲,甚至还有三百匹战马都给你准备多时了。”说着说着,刘备就问道了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