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谶语(2/3)

,变成暴民,变成“义军”,因为他曾亲自陪着托克托南下督战,也曾亲眼见过那些由百姓组成的“义军”,被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朝廷正规军队屠戮的惨象——他打心里不希望,那些惨象在这些人身上重演,不希望这些人变成屠刀下无辜的亡魂……

但是,宋景廉却似是没有听道莫降的劝阻,反而提高了声调说道:“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大家看着吧,等十数万劳夫聚集到黄河两岸,等他们挥动起锄头,等到一个合适的契机,大家就会发现,我们挥动锄头,不是为了修治黄河,而是为黄金一族的统治者挖掘坟墓……”

“啪——!”

伴随着一声鞭响,宋景廉背上重重的

挨了一下,他转头望去,便看到胡力骑在马上,满脸愤怒的望着他吼道:“若是再敢妖言惑众,老子便砍了你祭旗!看什么看?!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继续赶路!!”

宋景廉是个老者,而且是个说出了百姓心声的老者,所以胡力的鞭子表面上是落在了宋景廉的背上,实际上则是抽在了百姓的心头——大家出于畏惧,不敢表示不满,只能愤怒的看了胡力一眼,咬着牙散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宋景廉,你究竟要做什么?!”莫降冷声问道。

宋景廉冷笑着低声回答:“仇恨的种子已经埋下,终有一天,那些鱼肉百姓的人们,会淹没在百姓们愤怒的汪洋大海里!”

他虽然是在冷笑,但那笑容里,却分明透着扭曲的狂热。

“这件事,不值得笑。”莫降冷声说——他之前想的是,宋景廉要求同行,一定会有阴谋,但是经过今天这件事,他恍然意识到,宋景廉这一次要用的,是阳谋!

莫降给韩菲儿打个眼色,示意韩菲儿附耳过来。

“若是他再说些什么鼓动人心的话,你便出手,把他打晕。”莫降用极低的声音说。

韩菲儿沉默着点了点头,扭头看了宋景廉一眼,似是在寻找下手的部位。

宋景廉却是浑然不惧,只是脸上带着那个有几分神秘,几分狂热的扭曲笑容,低声重复着:“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

至乾六年元月十七,莫降等人到达韶关。

韶关,乃是连接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金帝国东南沿海的交通要道,有“广州北门”之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正是在这个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从帝国东南北上的民夫队伍,于此集合。

莫降等人刚入韶关,就看到了大片的人群,人连人,人挤人,黑压压的一片,望不到边际——好似一片黑色的海洋。

这片黑色的海洋缓缓移动着,涌向韶关的关门——韶关的关门不算窄,但对于这支数万人的民夫大军来说,还是显的狭窄了些,再加上被征召的民夫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彼此之间并无统属关系,大家各自为政,你争我抢——韶关之下,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负责护送各地民夫队伍的军队,面对这样混乱的情况,也是束手无策,因为数万人混在一起,他们实在分不清哪些人才是自己管辖之下的,于是,他们只好退到一边,布置警戒线,尽最大的努力束缚着这片躁动的海洋,防止踩踏情况的出现。

两相比较之下,军队和百姓的队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百姓混乱,毫无秩序;官兵整齐,进退有度——要知道,那些军队,同样是来自五湖四海,分属不同的军营,但此时他们却在做着同一件事,那就是站在人潮的外围,将彼此布置的警戒线首尾相连,组成一道人形堤坝。

“宋大叔,看到差距了么?”莫降指着人群外围的军队问:“现在,你还想鼓动这些百姓走向战场么?”

“天下大乱已经不可阻挡,大乱之世,无人可以抽身事外——与其被动的被卷入战争,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