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月澄明(17)(2/3)

松懈,少数人跑去诚至钱庄,多数人依旧要在万利提银后离开。

只在一时,储户们一窝蜂涌过来,诚至钱庄顿时忙得不可开交。

次日,诚至钱庄也引来一波取现浪潮,储户们见这里队伍排得老长却秩序未乱,伙计在门外摆起条椅茶几,端茶倒水伺候周到,逐渐打消了担忧。

一场地震式的风波来得快,去得慢,其中不乏有别家钱庄煽动储户,想将诚至钱庄拉下水。棠儿承认自己胆大贪心,幸好诚至钱庄资金多又有花无心在幕后支持,危机逐渐解除。

北京的天气暖和起来,万木葱茏,姹紫嫣红。

皇帝给过玄沣机会,只是他枉有贤名,从未做过一件于社稷有功之事。隐忧祸端往往起于萧墙之内,皇帝虑事深远,决定打压玄沣的势力,已经下旨免除玄敬领侍卫之职,调远在四川的皇七子玄皓回京。又召见玄正,玄恒和三位上书房大臣,追问许鹏程的案子。

朝臣们忠奸各半,有些擅权有些超脱,已然看出追缴之事告一段落,贪腐过的官员开始想法报复清算户部追讨债款之人。太子和皇三子自不用说,皇帝为了保下刘芳勇特将他调到御前,下头那些不大不小的官便成了当初欠债官员的打击对象。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些倒霉官被冠上办事不力等各种罪名,上头有人想治你还怕找不到理由?这才过了几个月,太子留在户部的几个人他们不敢动,昔日跟着玄正盲打莽撞的一干人被贬的,弹劾的,全都丢了乌纱帽。玄正刚当上亲王就成了孤臣,又受许鹏程的案子牵连举步维艰。

一系列问题出现,足见官场不良风气,皇帝要把局势扳回正轨,更要给朝臣和居心叵测之人颜色看。

这些天皇帝异常忙碌,早起问政,简单用些点心又与众臣议事,政务处理完一批又一批,头昏的情况越发严重。

上书房三个大臣权利有限,办事远不如太子便利,皇帝没有帮手,只能事无巨细样样过问。殿内一片安静,他的头又疼了,真切感觉到累,突然想太子了,几年来由他协理朝政,处理简要奏章提出解决方略,确实省心省力。

太医过来请平安脉,皇帝看向御案上成堆的奏折,让文吏分拣,挑重要的处理。

小太监躬身引张义平进御花园,张义平一整衣袖,对皇帝行下三跪九叩大礼。

园子里花团锦簇格外清净,皇帝的不适大有缓解,边走边对张义平道:“顺天府的案子想来你也有所耳闻,朕叫你回来正是为了这事。”

张义平控背走在皇帝身侧,他面露难色,犹豫片刻,壮着胆子道:“臣……臣不敢接这个案子。”

皇帝步伐渐缓,似乎并不在意,“朕刚开口你就推诿,你的赤胆忠心呢?”

张义平严谨回道:“臣的赤胆和忠心都在,臣不怕得罪人,只怕得罪的人太多太大。”

皇帝清楚这太多太大的含义,正色道:“朕知你所忧所虑,只是你们做臣子的揆之天道,理应有舍身报国之心。你清廉自守原是好的,只在变通一点上犯了毛病,朕恰要取你刚正不阿的秉性。君使臣以礼,你的后路由朕替你担保,朕赐你王命令牌,上至太子重臣,下至皇子官吏,一查到底。”

张义平的确是在求这个担保,郑重应道:“臣,遵旨。”

万利钱庄的账目清查足足花了数日,辰时逐一理清高利欠条,开始着手收回债款和评估风险的事。

辰耀理完账目,不由心潮澎湃,着实佩服棠儿的能力,笑道:“你现在身家近百万了。”

棠儿心有余悸,认真说:“从一开始我就在走捷径,这样下去完全不行,我们必须找到脚踏实地的商业手法,我想做茶生意。”

辰耀摇头,“你刚说到脚踏实地,这就已经好高骛远了,我们根本不懂,茶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