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兵围襄阳(2/3)

一日,自己竟会离战争如此之近。

大胜的公孙白,并未继续追袭,而是在汉水南岸聚集渡江的兵马。

终于,在次日的中午,二十五万大军全部在汉水南岸聚集,黑压压的一片挤满了整个江畔,绵延十数里长。

公孙白的第一个目标并不是襄阳城,而是襄阳北面一带的荆州水军的旱寨而水寨。

二十五万大军,如同风卷残云一般,一路沿江而上,拆除和烧毁着沿岸的旱寨和水寨,一时间汉江南岸火光通天,浓烟滚滚,那火势借着江风愈发浓烈。

江面上,腾蛟军越战越勇,而荆州水军越战越士气低迷,双方胜负早定,只是数日来荆州水军一直躲在水寨之内,仰仗着水寨和旱寨的守势,负隅顽抗着。如今燕军的二十余万大军在半日之内将沿岸的旱寨和水寨几乎横扫一空,使得荆州水军彻底失去了依托。

而江面上的腾蛟军也在甘宁的率领之下,对汉水上的荆州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欲毕其功于一役。

仓皇之中,蔡瑁令张允和文聘两人,率着荆州水军的溃军,急急的往汉水下游方向而逃,虽经腾蛟军极力拦截,终究是逃出了大半。

而蔡瑁本人则在魏延率着一干亲兵的护卫之下,匆忙退入襄阳城。对于蔡瑁来说,水军可败,但是他却不能离开襄阳城,如今刘表病危,一旦蔡氏失势,则他将死无葬身之地。

黄昏之前,公孙白终于看到了襄阳城。

这座荆州的治所,巍巍立于汉水之畔,那高耸绵长的城墙,彰显着它荆州核心的地位。

“这就是传说中的襄阳城,果然是不同凡响,刘表,多谢你花了这么多时间,帮我公孙白打造了这么一座风水宝城”

公孙白望城兴叹,脑海中,那些关于襄阳的记忆一桩桩的翻起。

原本的三国历史中,襄阳城就像是魏国插在吴国眼皮子底下的一根钉子,使得吴国即使杀败了关羽,夺取了江陵等要地,却依然日夜难安。

当年的南宋,在襄阳阻挡蒙古大军数十年,最后一战更是坚持了六年之久,最后正是因为被蒙古军攻破了襄阳,丧失了长江中游的门户,最终才致亡国。

襄阳城有多重要,公孙白是再清楚不过,而现在,这座传奇般的城市,离公孙白就只有咫尺之遥。

当天,公孙白会合二十五万大军,从北东西三个方向,对襄阳完成了包围。

而在徐庶的建议下,公孙白特地留下了南门不围。

襄阳城军民人心惶惶,多半都在想着南逃,而公孙白一旦把四面围死,反而会促使敌人决死守城。

城内还有八九万大军,如果敌人死守的话,想要强攻下襄阳这座天下坚城实在不是件易事,即使攻下,己军也必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是公孙白不想看到的。

留下一门不围,也就等于给襄阳人留了一条生路,让他们多了一个弃城而逃的选择。

襄阳城。

百官朝会殿大堂中,一片死寂。

形容枯蒌的刘表,无力的坐在那里,苍老的脸上如死灰一般黯淡,若非身旁的宦官扶持着吗,恐怕已站立不稳。

那双眼睛中,愤恨、失望、惊恐,诸般复杂的神色在闪烁。

阶下文武众僚,那些平素高谈阔论的名士们,此时都仿佛哑巴一般,闭口不言,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他扭头朝蔡瑁望去,却见的蔡瑁已完全萎靡得像条死狗一般,低垂着头,不知在想什么。

他再充满希冀的将视线望向刘备,却见得刘备的视线和他碰了一下之后便慌忙躲开,不觉心头愈发愤怒起来。他之所以留着刘备,而且甚至在蔡瑁与刘备之争中屡次偏向刘备,无非是想让其文韬武略为己所用,想不到此子不但大败而回,而且也一样束手无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