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诈降?(2/3)

当年羌人北宫伯玉反叛,将时任凉州督军从事边允与凉州从事韩约劫为人质,不予放还,胁迫韩遂造反。这期间,韩遂曾用此秘密方式与阎行通过书信,骗过北宫伯玉的耳目,相约解救事宜,虽然最后韩遂终究还是加入了叛乱,但是此秘密联系方式两人却都还记得。

在信封的背面,那封真正的密信之中,阎行告诉韩遂自己已诈降公孙白,并在公孙白的胁迫下写上劝降信。而最重要的是,阎行在信中道出了一条对公孙白致命一击的妙计

阎行建议西凉十部假意投降,并约好于六盘山下会盟,双方约定会盟兵马实力相等,避免双方猜疑和顾忌。而公孙军的兵甲极其精良,可约定双方会盟时所带兵力为一比二,即公孙军五千,西凉联军可带一万骑兵赴约。

一万骑兵根本不足以对五千公孙军铁骑发动致命的攻击,甚至未必能胜。真正的玄机在六盘山

六盘山处于汉阳郡和安定郡西北分界处,连绵起伏达两百多里,军马难以通行,汉阳郡在六盘山南麓,西凉军马须绕行百里才可出现在北麓,这样自然也可打消公孙白的戒心。

而玄机就在无名谷。这处不为人知的山谷,宽达十多丈,是唯一贯通六盘山南北山麓且可通行军马的山谷。阎行和韩遂早年和羌人作战时探知,而六盘山绵延数百里,就算是羌人知道此处山谷的也很少,因为羌人毕竟是以牧马为生,牧马民族天性对探索六盘山这样的大山不感兴趣。西凉联军只要将大军在会盟出发之时,暗中再派数万大军沿着无名谷通行六盘山,并隐藏于出口之处,避过公孙军耳目。待得会盟之时,数万精骑突然杀出,则可对公孙军发动致命一击。

阎行的这套计划,可谓天衣无缝,一旦成功,公孙白就算不死也要脱层皮,。

大堂之内,所有的将领都被这个计划所吸引和打动,因为如今公孙白给他们展现出的强大实力,是靠正面交锋,几乎没有战胜的可能,只能眼睁睁的坐以待毙,而这个计划一旦对公孙白斩首成功,则凉州之战的形势乃至整个天下的形势都将彻底发生变化,如此一来,凉州则稳如泰山了。

唯一的问题点,就是阎行可信吗

所有人都将视线定格在韩遂的身上,毕竟韩遂是他的部将。

韩遂缓缓的站了起来,望了四周一眼,缓声道:“老夫知道诸位都在怀疑彦明的忠诚,不过老夫可以明确的告诉诸位,彦明对老夫是绝对忠诚的。彦明跟随老夫近二十年,为老夫挡过两次箭,其中一箭离心窝只差半寸距离。二十年来老夫起起落落,彦明一直不离不弃,故彦明是绝对可信的。”

马腾见韩遂已然表态,眼中的神色愈发发亮,对韩遂道:“既然如此,我等自相信文约。只是时过境迁,此谷是否还可相通须再行确认,还请文约指路,我欲与孟起前往察看此谷,如何”

韩遂当即爽快的答应。

无名谷,暗藏在六盘山之山腹之间,入口处尽被草木遮蔽。

马腾等人率千余名精骑,一路提刀披荆斩棘,清除了入口处约长达两三里、达一人之高的荆棘草木,里面果然豁然开朗,露出一条大道。

而更令众人惊喜的是,除了入口处的草木丛生,里面的古道只有岩石和浅浅的青苔,可谓一马平川,而且宽达十余丈,最窄的地方也有七八丈,足够近二十骑纵马并行。

众人信马由缰,在蜿蜒而行的谷道内一路疾驰而去,一个时辰一直奔出了三四十里,前路又被草木遮蔽,于是众人再次举起明晃晃的战刀,一路劈砍。这一次,时间更短,因为无名谷的出口处,只有不到一里长的草木和荆棘。

众人纷纷奔出谷口,眼前豁然开朗。

展现在他们面前的便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碧草如茵,远处的一条小河如同玉带一般悬挂在天际,这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