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巨大的利益(1/2)
在座的三人位置足够高,对大明王朝的积弊了解得很清楚。
张世恒的预测虽然不敢说一定会发生,但确实有极大的可能性。
徐允真想到史书上王朝覆灭后的描述。
喃喃道:“天街踏尽公卿骨!甲地朱门无一半。世恒,你认为当如何应对目前的局面?”
张世恒大声道:“练新军!”
徐允真疑惑道:“练新军?”
“对!只要练出十万新军,无论流寇,东虏,皆是疥癣之疾。”
李开先皱眉道:“这次东虏破口,京营和其打的几仗皆一触即溃。这样的军队即便数量再多,也难堪大用。”
张世恒淡然道:“戚少保的部队为何能战无不胜。纪效新书上说,首先要装备比敌人好,其次训练要到位,最重要的是做到赏罚信。”
徐允真回忆道:“戚少保给士兵开出的军饷不算高,每年十两银子。
可阵斩一颗倭寇头颅赏银三十两,反贼裹挟百姓后人数动辄数万,朝廷根本赏不起。”
张世恒笑道:“刚才恩师问学生,为何学生三月份当班门钞关时货引注明每张羊皮门税官,他靠这招一年给户部上缴的白银,从六十万两提高到门钞关,统一按京城物价收缴关税。每年的关税收入岂不是能提高一倍?”
张世恒点头道:“如果按京城物价收缴关税,学生估计崇文门抄关的税收,应该在一百二十万两白银以上。”
徐允真皱眉道:“可是一旦按京城物价计税,锦衣卫很快就会发现并向圣上汇报。如果圣上责问起来咱们该如何应对?”
张世恒淡淡道:“给圣上股份,拉圣上入伙。”
紫禁城,养心殿。
或许是因为刚登基时的不愉快经历,崇祯皇帝一般上都在御书房办公。只有接见外臣时,他才会来这个直通外庭的宫殿。
崇祯皇帝接过大伴王承恩递来的参茶抿了一口。对边上站着的锦衣卫同知李若琏说道:“开始吧。”
李若琏掏出条陈开始每旬例行汇报
“礼部尚书徐光启在北大平庄租了五十亩地,种下了一些小红萝卜。据种地的农人说,这种小红萝卜名曰番薯,亩产能在十石以上,味甘,且耐旱。”
崇祯轻轻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据可靠消息,新任崇文门钞关轮值把总张世恒胆大包天,私自将关税提高了一倍。”
“停。具体说。”
李若琏掏出一张税单递给崇祯。
“陛下请看。”
崇祯接过税单一看。
实收【同升和】商号,四万张羊皮关税,白银一千三百三十六两。
崇祯对张世恒的字印象深刻,一眼就人认出这张税单确实是张世恒本人写的。
心中不由对张世恒升起一股浓浓的失望之情。可转念一想张世恒要是贪污,直接收银子不就行了,为何要在税单上填这么高的数字呢?)
“李爱卿,四万张羊皮应该收多少税?”
李若琏道:“按货引计税应该是六百六十门钞关三月份收了多少税银?”
徐允真额头渗出一层细汗道:“六万零门钞关收了多少关税?”
李若琏和曹化淳早就为此通过气。
不假思索道:“四万一千二百两。”
崇文门钞关的陋习是成祖留下的尾巴,崇祯对此是默认的。
但一个月就多收了二万两银子的关税,其中必有情弊。
崇祯盯着张世恒的眼睛质问道:“张千户,你三月当值几天?”
“回禀陛下,门钞关按京城市场价格征收关税?”
徐允真点头道:“是的陛下。”
“那上缴户部的税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