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绸缪(2/3)

伏的那个间谍,还是他万长龄一直有一些想法的表妹,要不是江风的话,说不定他被宗海成收拾了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因为他怎么也不会怀疑到他那个表妹黄媚的身上去。

要是他自个儿都被弄到监狱里面去呆着去了,还谈何正位区委书记?谈何掌控石城区?更不用说是捞取这么大的政绩,为将来的晋升攒足政治资本了。

看来,自己今后要多和这个年轻人交流一下,对他的产业,也要多加照顾才是,万长龄这么想着。

晚上,天龙会所的某间豪华包厢里,江风和灵犀一号、灵犀二号三人坐着聊天。

“灵雨,这次回美国之后,你将主要的资金向石油期货逐渐转移。”几个人在聊及今后的投资的时候,江风就说了一句。

江风这句话,自然是为明年将发生的一次大事情做准备。而那件大事情,自然是第二次伊拉克战争了。

石油是现代经济生命的血液,它维系着每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外交与军事。在这个世界上,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因此,争夺石油不仅是现代国际政治、外交斗争的重要目标,而且也是现代国际军事斗争的重要目标。

美国夺取海湾石油控制权的图谋由来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阿以冲突中,美国矢志不移地偏袒以色列,不断地给予财政输血和最新武器装备,美国如此钟情以色列,最好的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以色列在大国争夺海湾石油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以色列是海湾石油进入地中海去欧洲的重要通道,也是美国从地中海登陆海湾地区的桥头堡。

同时,美国选择波斯湾南北两翼的主要产油国,通过结盟、扶植亲美政权,建立自己的立足点。波斯湾南翼的沙特阿拉伯,拥有全球1/4的剩余石油探明储量和最大的石油生产能力,在海湾与欧佩克的石油生产与出口中具有压倒优势的地位,因而通过结盟,以军事保护为名,长期驻兵在沙特产油集中的东部地区,把沙特作为美国控制海湾石油首要的立足点。波斯湾北翼的伊朗,不仅石油资源丰富,而且还拥有扼守海湾石油向世界各地输出的重要孔道——霍尔木兹海峡。为此,美国精心扶植了亲美的巴列维政权,以和南翼的沙特互相呼应。

但是,事与愿违,1979年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发动的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政权。随即,美国扶持怂恿萨达姆于1980年发动两伊战争,试图扼杀立足未稳的伊朗新政权。岂料此举非但未能得逞,反而助长了萨达姆欲借其膨胀起来的军事实力称霸海湾的野心。1991年初,在伊拉克军队占领科威特并危及沙特之时,爆发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萨达姆兵刃相见的海湾战争。这场战争美国是得理得人心,但也包容着美国绝不允许萨达姆与其争夺海湾石油控制权的祸心。关于这一点,当年的美国总统老布什说得十分明白“如果世界富饶的石油储量落入萨达姆之,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自己的自由和世界各地友好国家的自由都将蒙受损失!”因此,美国一直把萨达姆政权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

在海湾战争结束后的十多年间,美国采用了政治的(培植萨达姆政权的反对派)、经济的(通过联合国对伊拉克实施经济制裁),甚至暗杀等种种段都没能达到&a;t;倒萨&a;t;的目的。“9·11”事件后,美国发觉参与恐怖袭击的人员及被关押的基地组织疑犯中,各约80%是沙特人,而他们的财政来源亦与沙特的一些富翁有关。

伊拉克地处海湾的心脏,是波斯湾南北两翼的结合部,战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