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佛手化橘红(八)(2/4)
己的儿子,这爹不疼娘不爱的便被送到长安当质子了。”几人一边擦拭着食案一边闲聊着长安城里那些各路听来的消息。
擦拭食案的空档,温明棠一边接话一边瞥了眼聊的津津有味的众人:倏地发现虽说长安大,居不易。要在长安城买房过活不易,可汇集了各路人马的长安城对喜欢吃瓜闲聊的百姓们委实是太友好了,光是城里那些个各地传来的消息,便永远不愁没有可谈的话题。
“不过虽是当质子,可因着咱们大荣同大宛关系一向不错,这王子的日子也过的挺好的;反而是那新王后生的小儿子,虽是留在了大宛,可听闻觊觎他那位子的后妃生的儿子们还有老国王的兄弟都不少,斗的可凶了。”汤圆说到这里,小脸上浮现出了一丝艳羡之色,“外头人都在说与其如此,还不如来长安当质子呢!当个富贵闲人多好啊!”
对于多少升斗小民而言,富贵闲人都是毕生的追求,能当一个不用为生计发愁的富贵闲人,那都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了。
当然,这想法也只是还不曾当上富贵闲人的升斗小民所想而已,一旦当真当上了富贵闲人,兴许便有别的想法了。
想起谋反的裕王,他一出生就是无数升斗小民梦寐以求的毕生所求——富贵闲人,却想要更高的权势在握;有想要权势的,自也有旁的追求的,譬如林斐,总是想做些事,以求德行相配的。似林斐这等求德行相配之人,大抵纵使再挑剔的人也很难挑出他的不是来吧!
当然,长安城里多的是形形色色的贵人,其性子、行为也各有不同,一样的米食出的是百样的人,管是寻常百姓还是王侯将相,无不如此。
……
日暮时分,天色渐暗,与逐渐昏暗的天际截然不同的是长安城里那一盏盏升起的桔红色灯笼,远远望去,好似一幅长长的夜行画卷在天幕之下徐徐展开。
温明棠立在街头,这种由长安城家家户户门前的灯笼所点起的美感,总觉得不管看多少次都觉得美不胜收。也难怪文人墨客总喜欢描述那灯影之下的美景了。
不止看着美,那家家户户门前依次点起的灯笼,若非繁华奢靡、民风开化如大荣,又如何舞得起这样的明灯如龙?
身旁不再是方才在大理寺衙门门前时赵由的催促声:“快些快些,晚了那队伍便要被旁人插队插走了!”而是换成了林斐悠哉悠哉,难得闲适的语气,催促的赵由已被他打发去食肆了,自是不在这里。
“很多人比起白日的长安,都是更喜欢入夜的长安城的,觉得灯火通明更显大荣治世繁华。唔,这话便是载于那位圣主景帝的起居注中的,那位披红袍的圣主不喜铺张浪费,却在宫中建起了一座九层的高塔,入夜之后,常独自一人登上那九层高塔,俯瞰整座长安城,这般一看往往便是大半夜。记载起居注的小吏写景帝看长安城的神情与目光是对着后宫那些个无论多绝色的美人都没有的深情。”
记载起居注的小吏自是知晓什么话能着重描述,什么话却是要偷偷藏于字里行间,用春秋笔法记录下那些隐晦的事实的。似这等明着歌功颂德的话自是记载的不遗余力,而一向并不喜好那些个恭维之语的景帝对这句话也尤为喜爱,这一句亦是记载于纸面之上的。
“天子爱江山更胜爱美人,当然是一件能落于纸墨上大书特书的好事。”温明棠抬头,向身旁的林斐看去。
不止她今日特意换了身色彩鲜艳的裙衫,如大荣寻常大好年华的小娘子们一般梳了个灵俏的发髻,簪了花簪出行,林斐亦是特意换下了日常那身绯色的官袍,穿了身泠泠清雅的素色白袍,如长安城里的寻常清贵子弟一般出行了。
当然,自己换了这身衣袍出门遇上侯夫人郑氏以及从衙门回来的兄长靖云侯世子林楠时,两人诧异中带着些许震撼的目光林斐也不忘告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