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晴雯入里间(2/3)

秦可卿连忙劝道。

她才怀孕,不敢过分浪费力气,害怕动了胎气。

不是她大度。

贾府又送了人来,估摸着没几日就到金州,她在贾府的的日子里,知道贾府的丫鬟们一个比一个标致。

夫君才月余就如此虎狼之态,秦可卿知道自己挡不住。

既然如此,抬举贾府的人不如抬举晴雯,毕竟晴雯和自己有感情,不像金钏儿。

“你懂个屁。”

唐清安难受的翻了个身,忍住不看秦可卿。

就如人常说什么,其实最缺什么。

最当初,唐清安向来把出人头地的想法挂在嘴上,在金陵时,不管是亲弟弟还是把兄弟都晓得。

因为他当时一介白身,在金陵拼搏,看透了世道,没有身世是难以出头的。

后来把自己不近女色挂在嘴上,原来只是自己宽慰自己。

见到夫君如此,秦可卿默默的侧身躺下,一手摸着肚子,一手摸着夫君宽厚的背嵴。

满脸的安心,很快就睡了过去。

家里都是少女,唐清安呆不下去,一早就出了门。

......

渔船政的陶鏴,头一天傍晚就赶到了金州,对他有要事要商谈,连冯胜之,顾应时,朱文,顾道初等人都在。

几人分别落座。

“金州,镇江,长白山东岸,合计有民一百七十万,辽左中部游击区,有民三十万。

各类民匠,船匠,军匠合计九千余人,学徒不计。

大小战船五百艘,渔船九百艘,其余船只七十余艘。

战兵九万,守军一万三千名,朝鲜援军五千名,水师四千人,全军合计十二万人。

文官百余人,武官把总以上两百余人。”

顾应时把最新的统计的数据报了出来。

闻言。

在座的不管是唐清安,还是冯胜之,或者其余人,包括陶鏴,都一脸的骄傲。

招来陶鏴,是因为未来的渔船政太过重要,金州未来的粮食缺口,就指望大海。

“渔船政要一分为二。”

冯胜之说道。

听到冯胜之的话,陶鏴并没有意外。

“虽然渔船政一分为二,但是班子里还是原来的人,相当于都升官了,应该不会反对吧?”

冯胜之问道。

陶鏴点了点头。

见陶鏴没有意见,众人松了口气。

冯胜之,顾应时,先后向唐清安要求,渔船政要分家。

唐清安倒是没有意见,只要陶鏴不反对,那就可以施行,不过他提出了一个要求。

“有的地方做的渔网,洞眼极小,虽然初衷是好的,但是此策不可取。”

众人不知其意。

渔网洞眼小,能让小鱼不能熘出去,收获更多不是更好么。

看到众人疑问的眼神,唐清安笑了笑。

他穿越前,沿海一带渔源枯竭,以致于到了最后,不光还要往海里投鱼苗,每年都会限制捕鱼。

所以那时候国内的渔船大多都是远洋作业。

全世界反而只有冰冷的南极的鱼源最多,比南极更好,更适合鱼类生存繁衍的海洋,因为过度捕捞,反而不如南极了。

国内最新式远洋捕捞的渔船,去极远的南极捕鱼,一艘船每年可捕鱼虾七到十万吨。

也就是说一艘船一年一点四亿斤到两亿斤。

一条船的收获,就可以养活五十余万人。

不过,那时候鱼可不是人们用来果腹当饭吃的,不过是人们口中的菜肴罢了。

在一九七九年,全国近海捕捞鱼虾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