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乡试(3/3)

一股合起来,叫做“提比”,也就是八股文刚刚进入正文。

奶奶个熊,章子俊一边骂一边想,其实这八股文的花样还是很多的,如果不得要领,写什么都是说不到点子上去。

既然是“代圣人立言”,接下去就是出题,“然则何如?盖天地本有自然之利,而国家本有惟正之供。惟其力之不勤而用之无节,故恒见其不足耳。”

明确亮明了自己的观点:其力不勤而用之无节,才是造成国用不足的根本原因。下面的论述将围绕着这个观点展开。

这是第三股,“诚能趋天下之民而归之农,其生之也既无遗力矣,又且汰冗员,裁冗费,不使有浮食焉。”

紧跟着第四股走起,“尽三时之勤以服乎耕,其为之也既无遗力矣,又且量所入,为所出,不使有侈用焉。”

这是全文议论的中坚部分,正面阐发文章主旨,在这里表明要汰冗员、裁冗费、量所入、为所出的财政主张。

第五股开起,“斯则勤以务本,而财之入也无穷。”

第六股补充,“俭以制用,而财之出也有限。”第五、六股合称“后比”,也是议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紧扣文章主旨,尽力发挥,将前面尚未说清楚的部分尽可能补全、讲透,使文章议论更加充实全面。

话说到了这里,再怎么写全是画蛇添足了,那个来个过接,“以无穷之财,供有限之用。”

过接就是为转折,才能起第七股,“是以下常给而上常余,虽国有大事,而内府外府之储,自将取之而不匮矣。”

紧跟着就是第八股,“百姓足而君亦足,虽年有大祲,而三年九年之蓄,自可恃之而无恐矣。”

七、八两股合起来叫束比,主要起到照应前文,收束全篇的作用。如果文章至此议论意犹未尽,那么束比可以在收束的同时继续阐发。如果前面文章已经说尽,那么这两股只要收束全文就行了。

那么没什么好说的,最后来个大结,“谓之大道,信乎其为经久谋国之计,而非一切权益之术可比也。然则有国家者岂必外本内末,而后财可聚也哉 。”

小说【《大明求生记》】之 第三十四章 乡试是不是有一种激昂的感觉在澎湃

作者【拉拉袖】没日没夜精心构思的经典优秀作品 的这一本【《大明求生记》】之 第三十四章 乡试是给力网友自发转载作品

《大明求生记》之 第三十四章 乡试书看到这儿了佩服不佩服咱们的作者拉拉袖当然了最优秀的应该是您才对

其实我就是想问问这本小说还有资格入您的法眼吗《大明求生记》之 第三十四章 乡试要是还不错的话可一定不要吝啬您的正版支持啊!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