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挤兑,范家入股,养虎为患(3/5)
于是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范夫人莫要误会,苏某并无贪图皇都范家钱庄的念头。”>
“苏长歌这次筹办的钱庄,范家占一成,陛下和太子占五成,我占一成,剩下三成由卫国公、信国公还有一众权贵平分。”>
“新的钱庄,储户将钱存入后,每年将有百分之一的利息返还。”>
“以此来吸纳百姓们的存款。”>
“再用百姓的存款,通过放贷、投资等手段来为钱庄赚取利润。”>
苏长歌说出自己计划。>
钱庄的运行机制并不复杂,就是简单的挪用储户银钱来为天下做事。>
个体百姓手上那几两银子就像水滴,单独很难做到钱生钱,但若是汇聚在一起,成了汪洋大海,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随随便便就能赚到钱。>
更别说。>
在有利息回报的情况下。>
很多将银钱放在手上的商贾和权贵,也会将钱存入到钱庄当中。>
而此时,听完苏长歌的计划。>
范夫人眼神闪烁。>
依靠利息来吸纳百姓的存款,然后用这钱去投资。>
这点很新奇,从未有人这样想过。>
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
但问题是,这里面的风险同样很大。>
首先就是挤兑,普通钱庄一般都是将储户存款的三到四成拿出去投资。>
但按苏长歌的思路。>
在付出利息的情况下,起码要将七到八成的的储户存款拿出来,否则就等于替百姓白打工,一年忙下来自己赚不到多少钱。>
但七成以上的风险太大。>
一旦有人煽风点火,引发百姓挤兑,钱庄信用瞬间土崩瓦解。>
其次就是新钱庄的股份占比太少。>
范家钱庄体量可不小。>
只占一成,苏长歌未免有些太过分,毕竟真要干,出力最多的可是范家!>
心中如此想着。>
范夫人觉得。>
苏长歌的主意不错是不错。>
但对范家钱庄而言,既要冒风险,收益又可能比现在还要低些许。>
两相合计一下。>
他们实在没必要冒这么大风险。>
想到这。>
范夫人一脸笑意的看向苏长歌。>
“苏状元有如此巧思,妾身佩服。”>
“但合并一事关系重大,妾身一介妇道人家,当家的不在不敢擅自做主。”>
“不妨这样,苏状元您新建的这家钱庄,我范家出五百万两白银入股,只占二十分之一就成,您看如何?”>
范夫人开口,婉拒合并一事。>
此话一出。>
苏长歌自然明白她的意思。>
但也并没有生气。>
毕竟他这趟过来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对方不愿意答应也不能强求。>
只不过。>
之前允诺的那一成股份。>
是看在前期需要范家大力投入的份上。>
否则朝廷之上衮衮诸公,还有皇帝和太子,范家凭什么拿一成?>
要知道,新钱庄一旦成立运转起来,储户又不傻,观望一阵后肯定会将钱投进来,其他钱庄的利润势必会被分掉。>
范家钱在也不例外。>
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