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冀东大暴动六(1/2)

“我接着。军统受训人员稍事总结,现在恢复正常的训练,起来,是和严明他们一起熟悉地形地物,实际上,他们的化妆侦察已经很有水平,关键是口音南腔北调,好像没有什么好办法。”

“这能有什么办法,你我话的口音改得了吗反正他们以后是行动人员,过一个星期让他们回去吧。”

“我也是这样想的,对于他们来,在城市里秘密行动没问题,即便遇到困难,凭他们的身手逃脱的概率很大,我再洪,杨。”

一九三八年十月间,经过几次较大的战役后,洪,杨的司令部便驻在鸦鸿桥。

李楚离参谋长来到鸦鸿桥和洪、杨研究工作,并转达萧克和邓华的建议,让正规化队伍再回原地配合八路军作战,经洪、杨同意,全部由鸦鸿桥开赴铁厂整训。

他们白天住村庄,夜间行军,沿途遇到股敌人就消灭掉,遇到敌人大部队就避开。

走到台头村时,天正下着雨,老百姓告诉他们李运昌的队伍刚刚走,这个村已没有余粮了,官兵仅以稀粥充饥。

虽然环境艰苦,条件恶劣,但官兵们始终充满乐观主义精神。

拂晓,我们发现了敌情,敌人的骑兵包围了指挥部,洪司令员带卫兵们英勇奋战,正面的敌兵被游击队击退。

他们退缩到一所宅院里,洪前往追击,敌军的其他骑兵又来包围,经过一场激烈战斗,终因敌众我寡,人数和弹药相差悬殊,结果,洪司令员腿部受伤,眼睛被炸。

当被包围时,洪司令员即派一通讯员往第二中队送信,调杨寿卿部援救,在支援部队尚未到达前,洪司令员及其卫队二百余人在激烈战斗中均壮烈殉职。洪的遗体装殓在老百姓给的一个木箱里,停放在当地的土地庙内。

洪麟阁牺牲后,士气立刻低落,战士大都离散,前往铁厂整训已有困难,经在阵前的部分领导人研究,决定暂先回到天津,重整旗鼓,以便继续进行抗日斗争。

回津后,他们住在英租界益世里,就是现在的和平区柳州路,不久,李楚离也赶到天津,和工字团主要成员杨十三、路秀三、马溪山、连以农和张秀岩等共同商量,将干部分成三部分,作如下安排。

1、杨十三、乌溪山、连以农、杨效贤去涉县,投奔杨秀峰。

2、第二中队长杨寿卿来后,经过研究,立刻返回冀东,投奔李运昌,其他第一中队长常之玉,第三中队长常之英单独参加八路军。

、留守在天津的路秀三、马澧和张秀岩,以及这些抗日家属都住在英租界,以天津为基地,并委张秀岩在天津负责后勤工作。

“让老二安排一下,可不可以联系到杨十三,吸收一部分他们的人,这些可都是经过考验的战士啊。”

“老二一会就到,我等等他一块。”

“我呢”随着话音,姚水明推门走了进来:“叶叔,正想和您个事。”

“黎明,你看,想到我们前头了。”

“我和杨教授谈了,他同意本着自愿的原则,他的队伍的人可以自愿加入任何抗日的武装。我呢以黑字的名义给他们留了一部电台,二十把王八盒子。”

“那具体能有多少人”

“还不好,不过,让英杰还得按规矩办,先审查,合格的送基地训练。”

“黎明,我们部队的情况。”

“学生军第一大队组建完毕,第二大队已经搭起架子,人数只有一半,胜强的意思是五个大队,长枪队已经有三个中队,志武的想法是先两个大队,也就是十个中队。守备部队也都重组完毕。”

“叶叔,我想以后暴露的人员改成睡眠状态,这样一段时间以后就有了充足的人员储备。”

“都很好,等暴动的事歇下来就看我们的了。其他两路怎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