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司马律与裴浩(2/3)

刘凌想了想说道:先皇在世的时候,好像在大内设置了一个部门叫做龙庭卫,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就给解除了。这龙庭卫一共只存在了不足一个月,都是一些对先皇忠心耿耿的死士组成的。这些死士只执行过一次任务,就是去往辽国刺杀辽国皇帝耶律雄机。失败之后,据说这些死士都是服毒自杀的。

刘凌仔细回忆了一下说道:这件事我并不是很了解,当时咱们都在南方抗击后周。你去查一查,看看是不是有什么联系。

赵大将那蜡丸接了过来,点头说道:属下马上去查。另外,刑部那边的人,属下已经虑了一遍,基本上到手的资料也算是齐全了。

说完,赵大从怀里掏出一沓纸张说道:这些人从表面上看起来,都没有什么疑点。不过再给属下一些时日,我想就算他们隐藏的再好也会露出马脚的。

刘凌身体还很虚弱,站久了两条腿就有些酸软。他也不硬撑着,在书桌边坐下后说道:站起来说话,都说不关你的事了。

他将灯火拉近了一些说道:如果真的和先皇时候的龙庭卫有关系,这件事就复杂了。因为王小牛的事刑部的一些人暴露了出来,暗杀王小牛不成,狗急跳墙想要杀我倒也说得过去。可若是和龙庭卫扯上关系的话

他转头看了赵大一眼问道:你怎么看?

赵大想了想说道:陛下绝对不会对王爷有不轨之心。

刘凌轻轻笑了笑,笑容很轻松。

他自然知道孝帝是不会对他下杀手的,他对孝帝是很了解的。他们兄弟二人,永远不会有反目成仇的那一天。不过,几十年之后,为了让自己的后代这皇位做的安稳些,恐怕孝帝会找刘凌好好的谈一谈。说不得,也会玩一次杯酒释兵权的游戏。刘凌这样的人,新皇是无论如何也镇不住的。

只是,若真的牵扯出几年前本就该消亡了龙庭卫,又是谁在背后控制?

纸张在西汉年间就已经出现了,不过那个时候的纸质量很粗糙,基本上难以使用,所以人们更喜欢用竹简。到了东汉元兴元年,龙亭侯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之后纸张才普遍运用。当时的汉和帝对此大加赞赏,称其为利国利民无以数载的好事。

刘凌手上的纸,就是蔡侯纸。

第一页就是刑部尚书司马律的资料,十分的详细。刘凌仔细看了看,发现这个人十分的不简单。

司马律,乾祐五年进士及第。最早任鸿胪寺掌客,是个从九品的小官。后来因为接待大辽国的使臣有功,而提拔为太仆寺的下牧监,升为从六品的官员。再后来因为大将周使然造反一案揭发有功,从太仆寺调入刑部任员外郎。因为为人清正廉明,心硬如铁,办案严谨而不失公正,乾祐十四年升为刑部侍郎,仅隔一年就升为刑部尚书。

这个人简直就是汉武帝时酷吏张汤的一个复制品,不但办案严谨行事果决,就连对研究各种酷刑的热爱都如出一辙。

不过,从档案上来看,这个人确实是个清官。他家里虽然不是贫苦人家,却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自从为官后,不曾贪墨过一文钱为己用。他老家还有一个亲叔叔,到现在六十余岁还在下地种田度日。他父母早逝,这叔叔是他不多的亲人之一了。

在家里,司马律吃饭从来不铺张,每餐两菜一汤,多以素食。若是私事出门,从不乘刑部车马。除了他的妻弟之外,家族中无一人为官。就是他这妻弟,也不是他举荐为官的,是乾祐十六年的进士,其实还是有些学识的。

刘凌皱了皱眉头,翻过司马律的档案开始看第二页。第二页就是刑部侍郎裴浩的履历,这个人的档案就相对平淡了一些。

裴浩

乾祐十年,由司马律保举为官。先是在刑部主事手下任一名小吏,后来因为破获了周使然余孽案而升迁至刑部主事。刘凌看到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