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周乱(2/3)

曩霄才带着大军缓缓而退。

右威卫大将军蒙虎轻敌率军追击,被嵬名曩霄在夏州以南五十里埋伏,双方血战,彰武军损兵六万余,元气大伤。西夏兵乘胜追击,二十多万彰武军损失了一半。不过西夏兵马也是损失不少无力继续攻城,嵬名曩霄分兵据守,改灵州为朔方,改府州为永安,改夏州为定难。

西北三州,尽归西夏。而东北易州,雄州,莫州,定州四州被大辽吞并。九十八州国土一下子丢了七个。沧州,瀛洲军民不敢出北门十里,其实大半的土地也被辽国占据了。彰武附近被西夏抢掠一空,成了一片废墟。

正是柴荣焦头烂额的时候,北汉忠王刘凌奉北汉孝帝旨意,与大周议和。柴荣无力再战,派金紫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翁和与刘凌在晋州城下会谈,划定边界,双方议和。周赔款钱三十万贯,马五千匹,其他物资不等。汉军遂退兵坛州,但平南军十万人马却并没有散去。

接下来的日子,周国的使节频繁与西夏和大辽的使节谈判,但军事上的失利根本就不可能指望一群文官靠嘴皮子把领土要回来。双方来回的扯皮,耗时三个月,最终大周失去的土地一寸也没能收回。

右威卫大将军蒙虎,大都护罗旭虽然有抗敌的战功,但是兵败之下也不能得到太高的封赏,只是每人赏赐了帛五百匹,爵进一级。而北汉那边刘凌的战功太巨,再加上他已经是亲王,赏赐就更难了。如王半斤,程义厚,赵二,花三郎等人尽皆受到封赏之外,北方建雄军节度使何坤兵出东北在辽国铁骑缝隙里抢了大周的两个郡,加封冠军大将军。

王半斤,程义厚,刘茂三人晋爵为县公,破例每人赏了食邑二百户。

至于刘凌,只是收到了孝帝的一句口谕:尽快稳定南方局面回来,朕想你了。

刘凌留下原抚远军大部分人马驻扎在坛州,玉州一线。命原抚远军将军杜义为抚远军指挥使,茂元为副指挥使,安定南方乱局。等驻扎在晋州的周军缓缓撤离后,刘凌命令原建雄军将军罗三水,带领建雄军回归北方找何坤复命。

又命刘茂为代领应州通守一职,在应州驻防兵马两万,策应坛州,玉州一线的汉军。刘茂按照刘凌的指示,在应州招募民勇一万五千余人,每日训练不断。

刘凌见诸事借安排妥当,在他南下之后的第三个月初,率领从太原南下之后几经浴血后还剩下的一万八千人马,回归太原府。这一万八千人马经历了血与火的锤炼,已经脱胎换骨。不管是禁军,京畿大营,还是太原守备军的人,还活着的人都已经变成了真正的千锤百炼的战士。

从他们身上再也看不到青涩,畏缩,有的只是高昂的斗志和不屈的精神。

后周世宗柴荣在晋州修养了三个多月后,车驾返回都城东京汴州。来时气势汹汹的二十万周军精锐,回去的时候只带了一万余人的御林军。十六万大军埋骨在异国他乡,还活着的人每个人脸上都是愁云惨淡。

再也没有了趾高气昂的气势,就连百选之兵御林军都一个个垂头丧气。车驾从晋州一路往东南走,半路上过昭义,章庆两地的时候守官文臣武将在城外跪接圣驾,柴荣却连车都没下,只是宽慰了两地守官几句,随即继续赶路。

历时半个月,柴荣终于离开了那片让他永远也忘记不了的地狱战场,回到了繁华昌盛的汴州城。文武百官出城百里迎接圣驾,柴荣也只是询问了几句他不在时候朝中的事件,然后又钻回车马里,一直到了禁宫门口才出来。

知道陛下心情不好,谁也不愿意触霉头,众文武报喜不报忧,都说陛下出征其间国内安定太平,没敢告诉柴荣在他北伐其间,寿州巨匪杨一山啸聚数万人,攻打州府,寿州方圆二百里之内已经没有人烟了。

柴荣简略的问了众人几句话,就说自己一路疲劳回到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