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扬名(2/4)

案几,道:“行满来了,坐下说话。俱罗之阵亡,想必你也知道了。

叛军不可小看,我打算以你再作为主将,继续从中路远攻,你看如何?”

王世充刚刚落座,闻言之后,马上站起,继续保持着恭敬模样道:“大将军有命,末将自当遵从。而俱罗之亡着实可惜,大概率还是太喜欢冲阵了,是以中了敌人的埋伏……

总归,以我看,叛军的战力是不凡,但又如何能战胜我部隋军。

且这一次,卑职定然会小心行事,却不知大将军,打算何时发动总攻?”

来护儿听完王世充之与,没有多说什么,轻轻颔首:“行满处事稳妥,我自然放心!至于何时发动总攻,我打算等殿下率部到达荥阳之地,稳住荥阳之地的局势,使洛阳无危机后,再以行事!”

“太子?!”王世充眉色一动。

他能看得出,来护儿所行的乃是真正的稳妥之举。

但对于太子杨昭,何时能到达荥阳,又是否能阻挡得住,荥阳之地,与东郡之地,尤其气势凶悍的瓦岗军,王世充却是没有特别大的把握。

因为,他同样探得消息知道,皇太子杨昭,这次率部北上的人马,实际只有一万人马而已。而在荥阳和东郡之所,光是瓦岗军就有三万以上的人马。

若是能在灭掉杨玄感之后,两部人马合击瓦岗军,或可平乱。但当下,己方人马也处于劣势,加上杨玄感内部的一些变动,这让之在一月之内,完全消灭杨玄感部,是以为奢望。何况皇帝并没有让之参和到此事,或也是想借此,于皇太子多些磨砺说不准。

一些想法,在王世充脑中一闪而逝。

两人又说了一会,大致是商讨接下来的军事。

等离开了军中之帐后,王世充单独来到了本部人马,此中共有三千人,乃是前段时间,在为老杨任命后,他于长安之地,领取的一部人马。

这段时间内,本部之人马,一直帮助在长平募兵。但现在的他,按照来护儿的命令,不得不带走一半人,前去收拢残部,也是收拢鱼俱罗留下的烂摊子。

但一想到,早在十多日前,还见到鱼俱罗,而今对方已然身首异处,王世充难免有些唏嘘。

战场无情,待某一日,他王世充,会不会步后尘?

……

彭城。

去往上古方向的军报,自不可能一日抵达。

正如杨昭同张须陀所言的,少说也需要五六日的快马加鞭,才会送来消息。

这几日内,杨昭除了本人率亲卫另有一营人马停留彭城,其余大部分人马,其实已在秦琼等将领的开往了前线。

张须陀虽未直接参与,但在平日的相谈中,给了不少的建议。

盖因杨昭部中,多是青年将领,也幸好有张须陀这个老将于幕后不断指点迷津,才能从多个方向,完成布局,施加以叛军威慑。

杨昭深觉这次彭城算是来对了。即是随军的房玄龄,当前已经展露了头角,但在对敌策略之上,还是没有张须陀考虑的全面。不过在做军事后勤上,房玄龄从无差错,即是总体谋略上,接连几次与张须陀的讨论中,也让张须陀赞叹不已。

“少年可为,有当年楚国公之姿!”

楚国公杨素,当年却也是南征北战,战果赫赫,可以说是运筹帷幄。

能的张须陀如此之赞,足见房玄龄的能力,是以得到张须陀认可的。

在获晓房玄龄乃是房氏大族出身以后,且能与皇太子杨昭一起参与了高句丽之战,后又在江南出力众多,丝毫不惧辛劳,可于战事之事,能吃苦耐劳时,张须陀又多了几分钦佩。

处于军旅之内,张须陀见惯了世家子弟,无能以吃苦耐劳之态。

而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