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清乡委员会(3/4)

是南京这群鸟人浑水摸鱼发大家发财的产物,甚至还私下里耻笑办报初衷-把计划和步骤都公开登出来了,就不怕对手按照新闻纪录一步步来反制?

现在他有点笑不出来了……

《清乡新报》的出版以及清乡委员会的高规格人员配置,尤其是让李士群这个双手沾满无辜者鲜血的特务头子来担任实际负责清乡的秘书长一职,反过来也说明了汪伪政府力推乡间绥靖的决心和意志。

其中隐含着昭告:光明正大的碾过去!

南京政府再傀儡再小朝廷,那也是手握好几个省(虽然残破不全)已经宁沪两个城市的,一个当了十多年的首都,另外则是远东第一大都市。

这么一个割据性质的小朝廷,虽然看起来很有跳梁小丑之感,但其手中掌握的资源是实打实的,对蒋记政府以及共党方面或许是处于劣势,但若是真的全力动员起来依然具有极其强大的动力,足以碾死无数个像祝为民这样的人或者五支队这样的队伍。

所以,才有底气把一切重大的行动规划在报纸上完全公开,实际上也是心理上的震慑。

可以想象,当一些意志不坚定的队伍,发现清乡运动真的是一步一步按照报纸上的计划朝自己碾过来的时候,内心会多么的恐慌,很有可能大军还没到,就先投降了。

这时候李士群的恶名声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自从抗战开始以来,他主导了一系列“特工战”,确实“战果斐然”,只是极司菲尔路76号就此成为了沪上乃至整个沦陷区闻之色变的魔窟,多少人进入其间就再也走不出来。

当然了大部分人是尸骨无存,但也有不少人就此摇身一变成了李士群的结拜弟兄……

这次清乡委员会中就有好几个这样的“狠”角色……

比如担任副秘书长的汪曼云,原本系干将,担任过蒋记上海市市党部主任委员,位高权重,应该说陈氏兄弟可从来没对不起他过,结果呢,日本人一来,他被留下作为暗桩。

随即,很没有心理负担的投降了李士群,成为其麾下重要犬牙之一。

还有名单上的唐生明。

这也是个妙人。

他是唐生智的弟弟,是的,就是那个在战前誓死保卫南京城,结果战事一起便率先开溜的家伙。

应该说唐生明颇有觉悟,在委员长和戴老板的安排下,“落水”成奸,直接投靠了汪精卫。

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尤其是日伪方面对此非常重视,唐生明当时是国民政府正牌子陆军中将,但这多半是看着他哥哥的面子,实际上唐本人是花花公子一个,抗战爆发前挂着军事参议院参议的职务头衔,却不去南京上班,而是整天混在十里洋场打牌跳舞,能成为他牌友的自然不是泛泛之辈,杜月笙、范绍增和他常来常往,一席间输赢极大。

唐生明对钱不在乎,赢了哈哈一笑,输了也云淡风轻,加上他背后隐然站着整个新湘军集团,如此豪迈的做派,让他在沪上各界如鱼得水,以至于后后来看上了黎锦晖的老婆徐来,不用他自己出面,杜月笙直接就把事情办妥了。

但这样一个花花公子对汪精卫而言也是奇货可居,抗战爆发后附逆的很多,但主要是文官,武将中的要么是北洋遗老要么是各地军阀乃至土匪,蒋记国民政府这边的大将倒还真是没有,尤其是黄埔系的高级将领,打仗水平不高,但至少是守住了不投降这条底线。

现在这么个花花公子中将以耐不住大后方生活艰苦为由直接飞上海“落水”,南京政府自然是要高规格引见的。

甚至伪中央社都专门刊发新闻隆重报道:

“国民政府改组还都以来,革命军人之谙识体治,生命大义者,纷纷来京报道,积极参加和平运动,有如风起云涌。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