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终到分别时(1/4)

112

有了标题,便有了思路,很快高冠吾笔走龙蛇,先是自陈治理失败,坦诚江苏省内g匪横行,以非一省之力所能清剿的,唯有请中央出面联合友军,才能组织起足够的力量进行全面的清乡大计。

其次,从“军事清乡”、“政治清乡”、“思想清乡”三个角度来指出清乡应该如何进行。

最后部分,高冠吾狞笑着写道“清乡为强国安民之本,江苏清则民国定,民国定则友邦安,友邦安则天下大同,故为此计,需成立专门之清乡委员会统筹党政军务,以确保令行禁止。需由德高望重人物担任委员会会长,汪总裁虽劳于国是日理万机,然能者多劳乃自古之宝训也……”

“汪总裁,看在兄弟我悉心投效,又懂得做人主动让贤的份儿上,给兄弟一个好的落场势吧……”高冠吾贴上信封,嘴里在嘀咕。

……

随着治安别动队雄赳赳的进来,灰溜溜的出去,六场镇的气氛变化也非常明显。

表面上看,还是那样,但这几天人人脸上都带着笑,不再像前阵子那样面有愁容了。

至于保卫四大队……或者说五支队,依然如故。

唯一的改变是,夜晚的行动减少了一些。

王静斋祝为民也意识到,前阵子的频繁行动让汪伪政府对浦东的“治安”开始重视起来。

这是不利于“灰色隐蔽”作战方针的。

既然敌方暂时退兵,那么己方好歹稍微安顿点。

因为王静斋告诉祝为民和徐发树,这次新四军大举下山出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可能都没有精力顾及到浦东的情况了。

随着前线战局的逐渐稳定,**从开战初的一溃千里逐渐缓过劲儿来,开始利用内陆复杂的地形打出像样的抵抗,而日寇由于漫长的后勤补给线,一时三刻也无法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双方控制区犬牙交错,这块地方**占领,但隔壁却是沦陷区。

时间一长,双方实际上都有些疲了,前线的形式开始放松下来。

于是,双方开始不约而同的把目标转向了另外一支坚持抗战到低且受到全国人民支持的武装力量上去。

被盯上的感觉并不好,尤其是长期缺少弹药和重装备的新四军孤悬在南方,周围不是日寇就是kmt军队或者就是顽军,一举一动都要份外小心,虽然有八路军的部队秘密南下支援,并且打了好几个胜仗后,在苏北站稳了脚跟。

但长江以南,依然是日寇和蒋记武装占了绝对的优势。

此次新四军下山,一方面是接到了王静斋的求援,下来帮他撑个场子;二来么,也是高冠吾的治安别动队装备太好,以至于让新四军眼馋的很……

在山上穷惯了的队伍,一看到全套崭新装备的治安别动队,眼睛顿时都绿了……

之前王静斋们倒是想尽办法往山里送武器,但不是数量太少就是质量一般,哪儿像这次,大军走一波,就能让装备有了质的变化……

这些原因综合起来,新四军总部判断,敌伪顽三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可能会不顾脸面的联合起来对新四军进行围剿,为此必须集中兵力进行回防,万万不能让千辛万苦得来的根据地再落到敌人手里去。

那样不光对革命军队是巨大损失,对于根据地的老百姓来说更是灾难。

长征时离开的革命老区,当有些老战士再度悄悄潜回时,发现原本的村子还在,但是村子里的人都换了一遍,连说话的口音都不一样了,原本那些淳朴可爱的村民呢?

大家都不敢深入去想了……

既然知道蒋家王朝从来不讲人性,那么眼下就要尽最大努力保存革命成果。

这次下山立威,今后的事情就要靠五支队自己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