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代工厂计划(2/2)

350元的成本价,零售800元,就算刨除一些中间运输费用等,也可以将利润做到400元。

再给五金厂让利100元,自己依旧还有300元的利润空间!

假设五金厂每天能够生产出50张台球桌部件,那么,五金厂就能纯赚5000元。

而李秀成则能日入15000元!!

乍一看,会觉得他是不是太黑了。

作为新世纪穿越重生的人,李秀成比谁都明白,在一条产业链上,假设分为研发、生产、销售三个环节。

那么利润空间,研发占30%,生产最多20%,销售最高50%!

君不见20年后,无数外资在中国沿海建代工厂的时候,咱们中国工人赚得可都是苦力钱,大头早就被那些老外转跑了。

也就是后来随着国内经济情况逐渐好转,人力成本逐步提高,很多外资才逐步退出中国,跑去东南亚一带寻找更穷人力成本更低的地方投资代工厂。

而且李秀成觉得自己也不算太狠。

就五金厂来讲,即便每天只生产五十张台球桌部件,有5000块纯利润的收入。

一个月下来,那就是15万啊。

近五百个工人,就按照100元一个月的超高工资算,也不过5万元工资开支而已。

剩下10万用于机械维护等其他,完全绰绰有余。

对一个亏损了三年,工资都发不起的国企来说,简直就是睡着都能笑醒的事情。

不过这些都只是李秀成现在计划中最好的情况。

毕竟兴蓉市那边情况复杂,蒋昌盛、叶青龙这帮人虎视眈眈,鑫鑫家具厂也来者不善。

接下来是否能如预料中这么顺利,还是个未知数。

所以,陶县五金厂这张底牌,越晚打出来,越好!

在和刘永刚聊到最后时。

李秀成也再三叮嘱,整个事件都必须暂时保密,就连五金厂这边,也绝对不能透露半分消息。

“没问题,我懂,我就只管教怎么生产,其他的一概不说。”

刘永刚知道五金厂这边的事情是重中之重。

大家憋屈了这么久,锦绣能否起死回生,就看这一遭了。

第二天一早。

李秀成就带着刘永刚到了车间。

五金厂的工人们都知道今天就要开始正式转型木材加工,加上昨天李秀成一番画大饼,一众人此刻积极性别提有多高涨。

由于之前在码头仓库小作坊的时候,就已经实行了生产环节细分为多个流水线步凑。

所以现在每个环节单独拿出来,其实并不难。

一些年轻工人和有经验的老师傅,很快就已经初步掌握。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