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血撒午门(1/2)

“皇上,大明有问题,也不需要变法啊!只要皇上您按照祖宗法度进行,恢复到‘仁宣之治’,皇上您必然成为一代明君。”周洪谟规劝道。

“‘仁宣之治’,怎么周尚书以为仁宣之治就已经是太平盛世了?”朱佑樘感觉自己被受到了侮辱。

就因为明仁宗,将好好的下西洋给停掉,让大明好好的海军给废了,从此深海和大明绝缘。

就因为明宣宗,将好好的交趾布政使司给放弃,让交趾从此不再为我华夏所有,这样的盛世,朱佑樘真有点看不上。

“回皇上,如今是承平年代,皇上您只要勤于政务,万事交由内阁和六部诸位臣公打理,我大明定然有恢复‘仁宣之治’的那一天。”周洪谟规劝道。

朱佑樘只觉得自己的脸火辣辣地痛,他心里看不上的仁宣之治,在周洪谟眼里,竟然是很难达到的高度。

他不禁对自己产生了怀疑,难道自己真有那么差?万事交给满朝文武进行,自己只需做一个垂拱而治的皇帝就好?

如此真的能达到文官心目中的太平盛世?

朱佑樘对此表示怀疑,宋仁宗在文官眼里是那么好的一位皇帝,事事都听文官的,也不见北宋被治理的怎么样嘛,反而是军队一日若与一日。

再说到明朝,明朝只有正德皇帝有些跳脱,其他的皇帝,大多不理朝政,嘉靖更是多少年不上朝,这些朝政不都是文官在打理吗,也不见大明变得强大,想法变得越来越虚弱。

要是真的相信了文官的话,垂拱而治,估计大概率就是走北宋的老路,从此武备松辞,也许还不如北宋,毕竟北宋还能收税,大明可是已经开始收不上税了,财政收入是一年不如一年啊。

朱佑樘悚然而惊,绝对不能被文官忽悠瘸啰,自己一穿越人士要是干不好,还能指望这些传统士大夫土著能干好?

“周尚书,太祖之时,卫所便出现了大量逃户,太祖实录,太宗实录,你不会不知道吧?这是为何?因为这制度本身就存在缺陷,再来说说你口中的‘仁宣盛世’北面残元再起,南面交趾尽失,要知道交趾可是太宗打下来的疆土,祖宗遗留之地岂可轻弃?”朱佑樘看着周洪谟大声说道。

“皇上,人贵自知,太祖,太宗何等英雄人物,他们都是从蒙元时代便征战四方,方能成就一方伟业。如今您是太平天子,大明陈平一百余年,早已是不是太祖太宗之时的大明,如今能达到“仁宣之治”,已经是侥天之幸。”周洪谟说道。

听了周洪谟一番话,朱佑樘是无比憋屈,这是瞧不起他啊,竟然说他是远远不如太祖太宗,而且更是比不上仁宣两代。

朱佑樘知道和周洪谟这样的人再如何争辩都于事无补。

道不同不相为谋!

“周尚书,朕能不能成就‘仁宣之治’,你有生之年,定能看到。‘周尚书听说你已经年近七十,应该到了致休的年龄,你还是致休吧,今后的礼部可是繁忙之地,需要一些年富力强之辈进行打理才行。”朱佑樘开口道。

周洪谟顿时明白这是皇帝要求他提出辞呈致休。他心里有些落寞,皇帝还是一意孤行。

原本他就不是一个激烈之人,只是看着新皇刚登基便一副励精图治的样子,他也备受鼓舞,也跟着振奋了几分,想着尽着人臣的职责,规劝一二。

如此让年轻的皇帝不至于走了歪路,邪路!

可惜新皇很有英宗刚登基之典范,大明危矣。

周洪谟长叹了口气辞别道:“臣年老体衰,无法胜任礼部尚书一职,恳请皇上恩准老臣致休回家。临行前老臣有一言,英宗当年登基之时也很振作,就因为一意孤行,才有了后续土木堡之变,皇上务必引以为戒!”

周洪谟对着午门扣了三个响头。接着脱掉了头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