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谋划出路(5/5)

的。

生产厂长受训挨骂的机会最多,当然关系也最好。

下午一般是一点半左右上班的,员工上班时,朱总就给各科室开会。一般每周六天,每天都有一个科室轮到一次。

一个月集中全部科室的正副科长,去专门的办公室开一次。

正副科长各只有一个。不象有些国营单位,政府部门,一正配三副四副。

开会着重是挑刺。

朱总的一句口头弹是:

“没有问题要寻找问题,制造问题。有了问题要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看似矛盾,实是妙论。

他事无臣细统统管。

象白居易说谢灵运:

大必拢天海,细不遗草树。

员工下午五点下班。科室人员一般五点半才能回家。

因为朱总在员工下班时,反而更忙,一定还要剥削员工半小时左右的时间。

等五点半后,这时是他最空闲也就是他最自由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朱总基本上都以看报为主。

夜饭一般都在七点半左右。

跟中午一样,满满的连肉带汤加咸菜,稀里哗啦的几分钟吃完,倒是比中饭吃得还快。

其间,早有隔壁机要室里的小陈姑娘,负责给朱总泡茶什么的。

一般到夜里九点半至十点,才由驾驶员开车回城里的商品房里过夜。

城里住在最早的一号小区,某幢二单元402室。

李一峰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把朱总在厂里的一切工作流程摸了个一清二楚。

当然,对朱总的浙d8888车牌的大奔更是一目了然。

除了掌握了朱总的工作行程外,李一峰对朱总的亲戚朋友,及其他人脉关系,都暗暗地作了详细的了解。

并对他平时的其他喜好都了然于胸。

可以说,为了这一看似简单,实则惊险万分的行动,李一峰真的花费了很大的心思。

任何人知道,如果有人在详细地摸排他的底细的话,他还会对这个人有好感吗?

所以说,单凭这一点,这个李一峰是不简单。

等李一峰神不知鬼不觉的把朱总的一切行踪啊,性格,处事方式啊,等全部掌握后,他开始实施毛遂自荐式的送徒计划。

一句话,李一峰想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傍上这个和他只吃过一餐饭的大老板,想请君入瓮,拜他为师。

当然,这一个月内,一峰还做了其他许多事情。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把他所有认识的朋友,不认识的但决定去认识的,和初高中同学,自己的兄弟姐妹亲戚等等,还有市里,镇里各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一般办事人员等等等等,认为今后可能要打交道的,大多数人的电话号码都进行采集,整理,分类等等,详细地做了一本精美的通讯录。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