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同盟的第三个可能(1/3)

自古有两句名言,广为流传,其一,一仆不事二主,忠臣不事二君。其二,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大家都认为此中道理存在矛盾,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历史上的智将勇臣,又有哪个不是待价而沽,左摇右摆后才选定自认的明君,即是择木;而后,他们这才下定决心不事二主。

当然,这些待价而沽之士,其中也有沽名钓誉之辈,只是分辨起来相当复杂,不可一语言之。但排除这些人后,世上还有一类人,其不善识人,不善择主,但是,他们善于观察,为人中肯,时事而定,这类人若居高位,则一般能从善如流,能纳言听谏,而后干出一番事业;若是时运不济,那他们也能收拢民心,聚贤才而后治镇一方,当然,百姓就是这样质朴,谁能给个太平天,谁就是菩萨,天王老子也没他厉害。显然,康福就属于这样的第三类人。

话头转回蜀军,张左耀刚刚回到陇州,任福就颇为无奈的回禀,他得张左耀将令率大军临千水扎营,伺机攻取陇州治府千源,但战事未起,他却让远在雍县的康福搞了个焦头烂额。在康福的煽动下,陇州各地氏族,尤其是敌占区北部地区反蜀情绪十分浓烈,他们甚至还拉扯起了乡保,一副要和蜀人拼杀到底的表现。

军队最大的依靠,本来应该是百姓,当然,要陇州百姓多支持蜀军张左耀倒是没抱多大希望,但起码,他没估计到,陇州仇蜀情绪会如此高。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又是康福,这更让他有些不解,轻拍桌案,他询问任福。“他不是在北面的灵州最威风吗?怎么陇北也有这么大的势力?”

扯扯嘴,康福有些气结:“将军。陇州北面是原州,那里虽为州府,但却实属灵州势力之下…….!”

“哦!”挠挠头,张左耀一副童言无忌的表情!

还好,任福没有太在意,他只接着禀报:“就在昨日,我接到探报,哪些乡绅豪客拉出的民保正在集结,似乎将会成为陇北一支新军,是,他们确实不会有多大战力,击败他们并非难事;不过关键在于,其一,领头的都是陇州大族,在陇州的威望不言而喻,杀他们,无疑与陇州氏族结仇,而且是牵连甚广的那种;其二,民保大军组成多为一些无知百姓,陇地民风彪悍,若是真的大开杀戒,震慑得了自然好,可是一个不好……!”

“会有没完没了的民变,若是千源陇州军再乘机邀战,大势对我们不利!”接过任福的话,张作耀点点头同意任福的看法,这不是个小问题,毛爷爷讲得好,一但将敌人拖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敌人最终绝对会溺水而亡:“现在的规模有多大?”

“不足五千,若是激战,两千雄武军就能把他们杀个鸡飞狗跳!”

“有人领头吗?”

“据探子回报,主要有两个人,一个是原州陇山关守将尚石田,应该是接了康福的命令才南下组织这些的。还有一个,乃是陇北华亭韦氏家主韦沙!”

“他们到了那里?”

“距我们倒是远,不过沿着千水南下,要来,一定是很快的,而且这几日监视千源城的将士也禀报,城内调动平凡!”

“有没有什么具体行动?”

“乡保大队尚未发现,除了操练,他们倒是没有多大动作,不过,北面有了这么一拨人,咱们后面的弟兄有些不安,就昨日,从大震关押粮而来的一伍就遇到了几波探子,虽然未交手,但很显然人家开始注意吾等了!末将只好加强后军戒备,但毕竟前锋军军力有限!”

“嗯……!”听了回禀,张左耀沉吟起来。这不怪任福为难,分兵驻守大震关,自己又再次分兵南下千阳,现在任福手里只有近四千人,虽然虚称八千唬住千源城,但显然瞒不了敌人这么长时间,或许敌人未必看透,但绝对会怀疑,而一旦激战开始,敌人稍加注意也就不是秘密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