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备战(3/4)

领护羌校尉的姜维,以其本部乃善于山谷作战的羌人为主,别遣去扼守褒斜谷连接陈仓道的联云栈道。

连阴平太守廖化,都率领将士进驻了武都郡羌道之北的沓中。

沓中的上方,乃是洮水支流(迭藏河),可急行军二三日便可杀入临洮的望曲谷。

因为已升迁为征北将军的马岱,将率领本部西凉铁骑及征调烧当种羌,从河关县的积石峡威逼逆魏西平郡,减轻高翔部扼守陇西郡的压力。临洮-索西城一带的牧马场,便仅剩下了尹赏在守备,恐参狼种羌会有异动。

谋事谨小慎微的丞相,不会疏忽于此。

让廖化进军,严阵监视望曲谷,便是未雨绸缪。

且丞相以汉中与武都二郡易守难攻为由,丞相暂时不调遣陇右各部归去。

乃是暂留在天水冀县充当机动援军,有备无患。

自然,各部所需的粮秣及辎重,皆先行分调拨给,囤积以安军心。

各部转运之卒,相望于道。

忙碌的困顿及备战的压抑糅合在一起,便有了些不谙之声。

志在建功立业的左将军魏延,见大战将至而粮秣辎重转运颇满,心中不耐,便亲自驰马归来催促。

主事调拨物资之人,正是迁为相府副长史的杨仪。

此二人皆是性情桀骜、自视甚高之辈。

三言两语便起了争执,魏延大怒之下,拔刃挥舞作势将杀之,唬得杨仪当即泣涕横集。

万幸,佐事之人费祎与诸葛乔皆在署内。

二人见状,连忙起身劝解,方让此闹剧收场。

事后,魏延被丞相以对同僚拔刃申责,遣回驻地;而杨仪亦然以言辞不当被见责。

只不过此二人的职责,倒是没有卸任。

就是让其他平日里没少受魏延及杨仪之气的各部将率,以此事暗中作谑于言。

连张苞都不能免俗。

他如今在萧关道,暂归郑璞节制。

汉阳郡的守备,乃是以平襄城与阿阳城为后方,沿着山川河谷修筑戍围。

平襄城一直都是魏延的驻地,他尚且兼顾着长离水河谷的守备。

而阿阳城,则是陈式部在守备。职责乃是护着在萧关道驻守的郑璞部,以及扼守北下陇关道的通道。

算起来,陈式的职责很轻松。

缘由之一,乃是一旦逆魏大举来袭,丞相必然会增兵来护卫陇关道,他以本部坚守城池不失并不难。

另一,则是驻守在外的郑璞,所节制的兵力很多。

他本部便有三千士卒。

而因张苞被调任去掌重骑,让柳隐代领的两千“蜑獽”军,丞相此番也划归到了他的麾下。

亦是说,以所掌兵马数目而算,郑璞如今乃是没有重号将军之职却有之实的将领。

对此,军中各部宿将没有什么异议。

盖因郑璞随征以来,筹划策算及领军战获的功勋,升迁为重号将军绰绰有余!

一直没有被迁职,不过是丞相担忧他年少而居高位,恐会导致恣睢及轻敌之心,便以实封食邑分了他的战功罢了。

不过,人们也隐隐有所悟。

此战过后,只要郑璞没有调度失当,定会升迁为重号将军了。

因为郑璞的玄武督军职位被丞相转给了张嶷,且节制了“蜑獽”军,就是最显著的信号。

别督,本就与杂号将军职权类同。

如若不是即将迁为重号将军,怎么能统率两位别督且兼领杨霁的五百骑兵呢?

陈式与郑璞不是第一次共事了。

因而,也相处得十分融洽。

不仅倾力支持郑璞部所需的辎重,还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