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九章有我在呢,不要怕(3/3)

洗一个个印度人定居点,死在他们手中的印度人何止数万!

全旭对这种事情自然是喜闻乐见,能指使小弟去殴打对手,自己在一边吃瓜围观,何乐而不为。

并且指示成都都督府给予尼泊尔一定的支援。

然而好景不长。

在沙贾汗活着的时候,非常不喜欢的大儿子达拉·什克(dara shikoh),而是喜欢他的第三子奥朗则布,他和达拉·什克特别仇视对方。

不过,由于奥朗则布出生是1618年出生,目前才十二岁,威望和能力远远不如他的大哥达拉·什克,当时大明采取了代理人战争,继续消耗卧莫尔帝国的实力,只不过,达拉·什克显然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

他率先向阿姬曼·芭奴(泰姬陵的主人》表示臣服,自己的能力不足以领导卧莫尔帝国,他希望以阿姬曼·芭奴垂帘摄政,直到他的弟弟奥朗则布长大成人。

当然这个臣服的并不是没有代价,阿姬曼·芭奴的代价就是要承认达拉·什克在北方、德干以及遮娄其等地人控制权。

这其实是养虎为患,可关键,德里城已经被大明掏空子,效忠于沙贾汗的军队不是战死,就是逃亡,而阿姬曼·芭奴也没有绝对的实力平掉大王子达拉·什克,因为他娶了遮娄其邦的公主作为侧妃,又以北方邦的公主作为正妃,利用联姻的方式,与北方邦等将近卧莫尔帝国将近五分之一的小邦作为盟友。

在与阿姬曼·芭奴达成暂时停火协议之后,达拉·什克就率领麾下的军队,约十几万人,向尼泊尔人发起反击,尼泊尔人很快就扛不住了,急忙向袁宗第求援。

为了大明帝国的战略安全,作为成都总督的袁宗第,直接抵达朵森格(石狮子)就近指挥大明军队,可同样的问题是,大明不是没有军队,也不是没有实力,关键是给养太困难了。

哪怕从成都开始启运,十石粮食运到朵森格还剩不了一石,由于全旭从四川省向外移民,根本就没有办法采取大量民夫运输。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