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奔袭 全(2/6)

望着他,对于赵云的谋略他还是有些期望的。因为在以前的传说中,赵云就是这么一个有勇有谋的将军。

“主公若是有心出兵的话,可差三人分别往襄阳、江陵、江夏而去。”赵云如此说道,随即便详细的解释起来:“去襄阳者,是向刘表大人汇报鄂县叛乱的消息和江夏郡的窘境,并向刘表大人说明主公有心讨贼的情况,请求刘表大人给主公一个正式的名号;去江陵者,则是拜见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二人,以求得这二人在水军上的支持,务必让他们派一支水军由江陵而至华容渡口接应我军;去江夏者,便是向黄祖大人通告这边的一切,一来让他安心,二来则请求他在后方事情上给与我军一些支持。这样一来,我军无论是在大义上、水军支持上和后方粮道的通畅上都有了一定的保证,自然就可以让主公安心的进行这场战斗了。”

“这倒是很有道理啊。”李晟微笑的点了点头,随即朝着厅内的其他人问道:“你们觉得呢?”

“赵云将军这么做果然很好。因为是单人轻骑,这来返与三地的时间自然大大缩短了。在派人前往三地的时候,我们自己这边自是可以整备兵马准备出发嘛。”事情就是这样,一旦有一个人说破,那么周围听到这些消息的人,只要不是太笨便能迅速的理解过来。

看着下面的众人都十分赞同赵云所说的,李晟自是打算就此确定下来。尽管不能立即出发,让他多少觉得有些麻烦,但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可说啊。他只能下令了:“马良去襄阳见刘表大人,崔浩去江陵见蔡瑁大人,石韬去江夏见黄祖大人,务要说服对方,另对方赞同我们此次的行动。”

“是!”马良、崔浩、石韬三人一齐起身领命道。

“下面,我分派此次出征的随行人员。”在搬掉了自己出征路上那块麻烦的石头之后,李晟终于开始点将了:“命罗照为参军,随军参赞军务;命赵芸儿为先锋,领骑兵五百;命赵云、周力为中军近卫,随军出发;黄忠、周睿、宋德、彭岭、徐定留守本部,以黄忠为留守军总领。”

原本正摩拳擦掌准备出征的黄忠,此刻猛地听闻竟让他负责留守的任务,不由得大感失望起来。他紧紧地皱着眉头,满有些恼火的质问李晟:“什么?怎么会这样?为什么要把我们留下来?主公,莫非认为我老了?”

“师父误会了。”李晟轻轻的摇了摇头,他看了看非常不满的黄忠一眼,又看了看同样显得有些不甘的几位,轻轻地笑了起来,说出了自己这么做的目的:“这次作战,我可没有和对方正面交锋的打算。我只想用一次突袭,直接敲掉张武、陈孙这两个家伙。由于整顿兵马出发还需要时间,我们这次出征很可能瞒不过张武的眼睛,因此我们只能在别的地方想办法,让他们尽可能的不注意我们,比如用一些没有什么名声的将军。对于张武、陈孙他们来说,师父和你们几位都是不可小看猛虎,他们对你们是心怀戒备的,所以,我便不能把你们派上去。老虎,待在家里,这才能让某些人安心啊。”

众人无言了。事情便如此决定下来。

建安六年的十月二十,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李晟带着他精心挑选出来的一千五百士兵出发了,目标是华容,他要在那里乘船前往沙羡。在这之前,出兵所需要完成的那三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切似乎都很顺利。事实上,也不可能不顺利。毕竟,襄阳的刘表主君和江陵的蔡瑁大人与李晟都有很深厚的关系,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李晟的亲族,对于李晟的要求,只要不是非常过分的,他们当然不会反对。至于江夏黄祖,虽然与李晟没有太大的交情,但对于眼下这件事情的厉害关系,他还是看得十分清楚。他自是明白李晟这么做实际上是在帮他,而他也十分需要这种帮助。他知道在自己不可能在后方遭到骚扰的情况下,继续取得与江东对抗的胜利。因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