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再遇(2/6)

烈的感情。然而这并非好事——须知即使面对好事也不能过激,更何况还是对报父仇这种事。”诸葛玄先是沉默,过一阵子之后,才这样黯然的说道。虽然他与曹操并没有深交,但彼此还算是认识的。对于自己当初认识的这么一个人,眼下却变得如同魔鬼一般可怕,诸葛玄心中总是有些可惜的。

“可是,诗不是悠闲的人作吗?怎么会这样?”诸葛亮心中不解。

“可能吧。”诸葛玄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不断眨着眼睛,似乎这里还迷漫则的半年前的劫火刺痛了他的眼睛。他无法用言语再来解说眼前的地狱图了。即使见过许多市面他,也为眼前的一切深深的震撼着。

他看了看才十四岁,却几乎要和自己一般高的侄儿,轻轻的摇了摇头。在这一刻他发现自己竟有些无法理解他了:“难道看着眼前的这些,他都不会害怕吗?阿亮的胆子似乎也太大了一点吧。”

他心中正想着,突然耳边响起了一片的声音。只见远方似乎有一路骑兵朝自己这边奔驰而来,它们身下战马蹄踏大地的声响惊破这一片的死寂。

“是曹操的屠杀部队吗?”诸葛玄面对突然而来的骑兵,心中不自然的有些害怕,对于死亡他还不到无知无畏的地步。想当初会选在这个时候冒险南返,其实也就是推断了曹操攻破以后的地方不会有太多的部队,可以很轻易的闪避开去,可是眼下这个推断似乎要被打破了——他们居然遇上了一支骑兵,而且是带着杀气的那种。“天啊,我究竟是走了什么狗屎运!”诸葛玄心中安置抱怨着。

渐渐的骑兵行近了,让心中忐忑不安的众人看到了队伍里高举的青色旗帜:“平原国相”、“刘”。

“是平原国相刘备的队伍。”诸葛玄松了一口气,刚刚微微惨白的脸稍稍恢复了些血气。在他看来只要不是曹操的队伍,就不会遭受被屠杀的命运吧。而且听说这个卖草鞋出身的刘备,在平原还是颇有些仁义名声的。在他的治下州的人民,不仅平原国的,其他各郡各国的,也都很爱戴他。据说在这次救援陶谦的作战中青不仅是青州人民,不仅是汉人,连幽州的乌桓人与“杂胡”,都愿意跟他这位“刘使君”去到海角天涯,参加几千饥民的行列,奔向徐州,援救陶谦,抵抗曹操。

“嗯,他算一个好人。在这个乱世,好人不多哪!”诸葛玄小声嘀咕着。

“什么?”对于这话,诸葛亮并没有听得十分清楚,他赶忙询问自己的叔父,示意他再说清楚些。

“嗯……”诸葛玄刚要解释,却被那边过来的一骑所打断了。

只见那人身材及其高大雄壮,身上外罩一袭分不轻是灰是绿的战袍,内着一身精铁战甲,手提一杆丈二偃月刀,刀上隐隐刻着一条青龙。他的面目依稀有些模糊,在太阳暴晒之下,以分不清他脸色究竟是黑还是红,也看不太清楚他的眼睛是大是小,只记得他那一把飘然抚在胸腹间的长髯早已被尘土给沾染了许多。看他的模样似乎是一员武将,而且是一员勇猛异常的武将。在他的身上,诸葛玄似乎嗅到了血的腥味。

“你们去哪里?”那人抄着沙哑的口音问道。

“回荆州去!”诸葛玄的回答十分明了简单。

“荆州吗?听说那里是一个挺安全的地方。”那人微微的笑了一下,略带嘲讽的说道:“倒也十分适合你们这样的书生前去的。”

“这……”诸葛玄一下子哽咽住了,他从那人的话语中分明听到了他对自己的不屑:“那是为了什么呢?”他不解。

那武将似乎挺愿意见到读书人吃瘪的模样,当时就爽然的大笑起来。他笑着,伸手轻轻撸动颌下的长须,自然而然散发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来。

“小心了,曹操的散军游勇在这附近还是不少的。”笑过之后,他神情专注的告诫诸葛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