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蒸汽轮机(1/2)
一船船的货物,从旅顺向北输送到渤海国,向东输送到高丽。通往内地的货船,暂时先不走最近的山东半岛,而是走天津港,这样做,罗凡无非是想让天津把各藩镇的商人先汇集到此地,一群群最早的商人,从这里睁开眼睛看大洋,眺望东方看世界,逐步培养起国内商人的海外贸易意识。
销售出去的货物,换回来的有生丝,茶叶,瓷器,白银,铜板,粮食等,其中的生丝、茶叶、瓷器又可以销售到高丽、渤海、契丹,甚至到日本。贸易的最终结果,在大连留下的是白银、铜钱和粮食,这是不是形成资本的原始积累雏形,罗凡不知道。
罗凡感受到的是大连民众越来越富,因为有人不愿意种地了,比如靠近旅顺港口的很多人都主动交出耕地,然后搭乘李家船队从事商贸,甚至还出现雇佣李家船队这样的经济现象。富足当然好,可比富足还好的是,是这部分人的身份转变。用史书上的话说:这叫标志着什么什么的萌芽。有萌芽,结出来的果实不管是早熟还是晚熟,最后总是可以吃到。唯一需要的,就是时间上的等待。
可罗凡不能等待,帆船从旅顺到天津往来一趟,需要半个月,这迫使罗凡不顾李蜻蜓的反对,扔下服装设计师的客串职业,头也不抬,转身找了海青,弯下腰亲自琢磨轮机结构。
现在大连是有蒸汽机,比如那个气锤,它是利用蒸汽膨胀推动滑块锤击铁块,当然也可以把把气缸横放,像蒸汽火车一样推动固定在圆轮上的某个连杆,从而带动圆轮轴转动。可是这种机构运动是很负责的,它是一个曲柄滑块连杆运动机构。从力学上讲,它既有往复性的活塞运动,又有连杆的上下摆动,还有轴转动。运动多了,机械装置就会复杂起来,每一个运动环节,都需要用轴承或者轴瓦来支撑,机械品的寿命,大部分其实耐磨损的使用寿命。
尽管蒸汽气锤具有双向气阀,可以从两边推滑块,对枪管进行中频快速锻打。后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舰船用的就是这种蒸汽机,当然,最后经过改良过的蒸汽机,是多个气缸协同工作,逐级减压,最后的低压废蒸汽冷凝后,又从新沿管路流进锅炉,从而不浪费一滴水,且使用的是蒸馏过的水,里面不存在各种矿物质,因此也没有水垢,使得蒸汽机寿命大增。
但这种蒸汽机结构,是一个要被淘汰终将不复用的机械结构,不像汽轮机,后世一直一直一直的使用下去。
汽轮机的结构,是动力结构中最简单的,人类很早其实就用过,比如风车,它就是一个汽轮机雏形。所有需要的机械零件,就是一根轴和无数根插在轴上的同样的叶片。
生产它,主体就两个零件,轴和叶片。后世生产水品高度发达后,轮机的轴和叶片干脆就是一体冷轧而成。不过要想做好它,确实个技术活。轮机最大的技术含量主要卡在叶片的曲面设计,其次叶片的机械强度,最后是这些叶片如何在轴上安装。
好在其实中国古代,从来不缺少能工巧匠。后世拆哪国没有高级蓝领工人,那是体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制造成的,跟国人的手指头灵活没有任何关系。再说那数十座高等学府数十年也没培养出什么特别的人才出来,倒是蓝翔技校出来不少做实事的,这种情况也就自然是见怪不怪了。
海青带领大宝,以及数个铁匠,围绕着罗凡画的图纸,敲打出各种不同斜率曲率的钢叶。罗凡用工具刀,费力的在铁轴上刻凹槽,他的想法是把钢叶尾端敲打成楔型,最后把钢叶片插入到轴上的凹槽中去。
海青弄明白罗凡的意图,笑了起来,马上制止罗凡这种愚蠢的行为,他找了木匠钱大庄,告诉他意思,只见钱木匠挑一根圆木,掏出刨子、凿子、锯子、锤子在上面叮叮当当的,一个中午功夫,就做出罗凡心里想要的那种轴,当然质地是木头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