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西鸡冠山(2/3)
两处险要地带进行拉练设防,宣武军前来,必定会经此路,一旦过关,即择机射杀对方最高级将领。
顺卫则领幽州部队二千人,对大本营幽州做最后的协防,如果万一特种作战失败的话。他将负责掩护幽州城民沿渤海湾向辽东半岛撤退,尽最大努力来减少普通士兵和民众的伤亡。剩余巡视长城的幽州一千人,在幽州城民撤出后,他们同来自内地的不管是宣武还是任何一支进入幽州的军队,双方完成长城
防御交接后,也撤入到辽东半岛。如果对方不实现和平交接,在不能安全撤退的情况下,罗凡则交代他们可就地投降,留生命为第一,其他的,罗凡自会想办法来解决。
无论如何都要避免同一个民族的内部相残,如果连这个都解决不了,那么契丹、靺鞨、高句丽、沙陀等这些民族的融合,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李蜻蜓训练的三十人,能经商合格的只有十多人,其他的做简单的货物配送这种技术含量低的工种。这十多个人,其实已经够了,淮南杨行密的扬州,钱鏐的杭州,宣武的汴州、河东李克用的太原、王建的成都、马殷的长沙…每个地区分布一个人,这十多个,差不多已经把唐朝主要繁华城市给占满了。
这些人虽然缺少一些经商的天赋,但好在是军人出身,对纪律和命令是严格遵守,只要李蜻蜓在商业上不出什么大的差错,他们执行下去,也捅不了什么经济上的漏子。当掌柜最好的人才就是听话,再说,用他们主要是负责情报收集,这个可比钱有价值多了。
也许一条信息就可以避免一场战争。
罗凡来到这时代的时间不算少,四年的时间里,这片土地上的战争多是因为帝王意志和枭雄心思才发生的。后世很多像这样的战争也已经证明,如果抹去帝王或者枭雄的生命,战争是可以停止的。民众的生命不是他们用来博弈的工具和材料,战端一开启,地无分南北,人不分肤色种族,所有的厮杀都是为了最后的生存,而彼此间的君王凭什么可以躲在后面指手画脚的牺牲各自民众的生命。
既然是战争,那就请君王们也战出来,到阵前用生命去诉说各自开战的借口和理由。如若不愿,那罗凡就请他们站到前面来。
这是罗凡培训特种部队的初衷,只愿对生命去负责。
布置完幽州的一切,罗凡一家三口跟着卫一的十多人护送队员,乘舟沿运河抵达后世的天津港,当然,现在这里只是一个小渔村,并没有发展成为一个大城镇。一行人换了数只海船,通过乌湖海(渤海)前往大连。
路上舟船并没有太多劳累,等踏上大连见到岳父时,方知他果然被渤海国视为叛贼,正遭渤海国全境捉拿,营州已被渤海国高湖将军接管,这些内容他在营州郊区多少获知一些,,只是自己知道的闲言碎片内容没有岳父了解的更清楚些,具体的是渤海国皇帝被内部权臣胁迫,朝廷上下正在进行大清洗,因此罗凡作为皇上的弟弟,更是要首当其冲遭渤海国内一些势力拿来开刀,岳母对叛贼之类的事情不感冒,此时见到外孙女,早高兴的合不拢嘴,拉了李蜻蜓到内室细细盘问这些日子,都咋地咋地拉的。
罗凡无所谓,只是这样等于是躺着中枪,一不小心被当做政治消费品给消耗掉,心里多少还是有点不乐意,他有当王爷的兴趣,却没有当王爷的觉悟。听完岳父从他以前的旧识探听到的内幕后,罗凡失去了这份兴趣,渤海国朝堂上想怎么闹就怎么闹,这种事情,死多少人都是朝臣,与民众关系不大,罗凡也懒得管。叛贼就叛贼,刚好合李蜻蜓的意,这等于上了山,落了草寇,她也好当一次压寨夫人。
进入大连没几天,罗凡按照大连规划的区域,在西鸡冠山间向吴冠岭申请到一块可供十多人的地方,作为住宅区和他的私人研发基地。大连的荒山,按照规划是要种植桑蚕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