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往事(2/3)

清退。

玉琼,你说这么做算不算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大伯母情绪很激动,对于农村人来说,哪怕是代课老师,也总是一份收入。

如果能转正,那待遇还能翻好几倍。

“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99年大学就开始扩招了,毕业的大学生会越来越多,以后连农村的中小学老师,都必须是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大学生。

原来那是迫不得已,乡村代课教师的能力、水平以及素质,都参差不齐。”

见大嫂脸色不太好看,张玉琼话锋一转,“当然了,大哥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连我都非常佩服。

行行小时候暑假回老家玩耍,大哥可没少给他补习作业。

现在行行能去美国斯坦福读大学,离不开他大伯对他的细心栽培。”

这番话听得大伯母是心花怒放,连连推说:“言重了,还是行行自己聪明,学习也努力。”

“县里头教育系统一把手是不是姓曾?”

夏远问自己大哥。

夏平点了点头。

“好,我跟他见过几面,今天回去顺道拜访一下他。”

夏远又接着道,“考试的事情,还是需要大哥你自己努力一把,这个别人也帮不上太多忙。”

“不用了,我觉得现在就挺好的。”

大伯话音刚落,大伯母就在拽他衣袖了。

“夏远,这事就麻烦你了,太感谢了!”

大伯母不停的道谢。

“客气什么,都是一家人,也算不上什么忙。”

夏远挥挥手,对于怀才不遇的大哥,他是非常同情的。

最难能可贵之处,他从政二十年,大哥从来没求过他帮什么忙。

他是见过身边同事、上下级被缠得有多无奈的,连老家都不敢回,因为一回去就是麻烦事。

平时街坊邻居求帮忙,只要不太离谱,他都力所能及的帮,何况是自己的亲大哥。

经过这么一段小插曲,饭也吃完了。

夏景行夫妻下午又呆了一会儿后,准备返回蓉城的时候,夏景行说暂时不跟他们回去,想在农村陪爷爷奶奶一周。

夫妻俩自然没理由反对,开车离开了。

夏景行就在农村老家呆了一周。

临走时,他奶奶翻箱倒柜,找出来了一对银镯子,交给了他。

夏景行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前世他奶奶去世后留给他的传家宝。

说是传家宝,其实也不值什么钱,民国距离现在的年代很近,银子也不是什么稀有金属。

奶奶祖上是隔壁镇上的乡绅,家里有枪还有炮楼,薄有田产。

这种炮楼不是抗日神剧里面那种炮楼,是专门防土匪的。

小时候听她奶奶讲过“土匪”、“袍哥”的故事,他们老家是蓉城平原附近的丘陵地带,民国那会儿山上藏着的土匪可不少。

每当有土匪来打劫,就把粮食藏在炮楼,然后架起土炮,一家人藏在里面。

对空地放几炮,再打几枪,只要不闹出人命,土匪没抢到东西也就走了。

小时候不懂“人生哲学”,还问他奶奶为什么不对着土匪群开炮,反而对着空地开炮。

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是不知道土匪有多猖獗的,即使是乡绅也要低头,更别说普通老百姓了。

后来新中国成立了,就把枪上交了,土炮没收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