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六章:历史的真相(2/3)

要服从于权力本身,中国这种强大的权力统一思想正是来源于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所以说如果能够在这个时候就对这样一种权力集权的方式进行一些遏制的话,那么官本位思想或许就不会在后世的中国社会之中形成那么强大的影响力了。

如果一个世界上的人都只是服从于权力本身而不是事实本身,那么有一些好处也会有一些坏处,好处就是社会的思想容易统一起来,大家都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来一层接着一层的进行管理,地方与中央之间的权力划分比较明确,国家整体想要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效率就会显得比较高,这样整个国家就会显得更加像是一个整体,在对外的时候这样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确实是会显示出其一定程度之上的优越性的。

但既然是有一定程度的优越性,也就一定是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那么优越的地方的,那么究竟这种制度最大的危害是什么啦?

其中一个危害就是让普通的老百姓失去了上升的途径,即便说后世通过科举去进行人才选举,但是科举本身也都是为政治和权力去进行服务的,所以通过这种方式所选拔出来的人说白了就是一种机器,是螺丝钉,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思想,权力大的人说的话就是真理,权力大的人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他们就会怎么做。

他们自己并不会因为学习了更多的知识而拥有独立的人格与思想,相反的他们会成为这个世界的螺丝钉,他们没有任何的勇气去反抗强权,这就像是中国古代始终都在思想上所强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点一样,他们将每个人的地位都分割开来,将整个世界的权力与地位都割裂开来了,但是这种割裂最终所会造成的结果却是相当消极的。

这种表面上所能够达到的稳定性,实际上正是会抹杀掉整个社会与整个国家进步的空间,或许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统治偏向于更加稳定的状态,但是却会在长期看来将整个国家的进步乃至于说整个文明的进步都推迟。

中国古代乃至于东方文明都有这样一种君权至高无上的思想,这成为了桎梏科学与现代文明发展的巨大阻碍,而在古代的西方世界这样的桎梏实际上也是存在的,相对于东方世界而言,西方世界也就是欧洲文明就会显得比较多元化显得相对而言比较混乱,但是也有更多明主的和更加自由的思想在其中。

实际上中世纪的欧洲诸国在很多方面看起来都和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比较相似的,但是因为中国的秦王朝统一天下的时间太早,所以中国早早的就结束了像中世纪欧洲那样混乱的世界。

从两个方面来看,中世纪的欧洲确实是相当糟糕的一段时间,欧洲尽管没有强大的君权去桎梏人们,但是却有着教会,这样一种权力甚至凌驾于国王之上的存在,教皇的权力以及教会的影响力在西方世界之中那也是算得上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了,一开始的时候基督教是被世俗的权力所遏制和打压的,像古罗马帝国就是大肆的屠杀基督教徒。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当教会的力量变得巨大起来,当初的屠龙者自然而然的也都成为了恶龙,这似乎就是一个人类历史上根本没有办法走出来的怪圈,往往去挑战强权的人最终都会在战胜强权之后自己就变成了强权的一部分,他们或许会与之前的强权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实际上来说的话他们的强权也都只是改变了一个外在的形象,但是其精神内核很多时候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不过相对而言西方世界的教会力量还是要弱于东方世界的,因此在中世纪爆发了好几场几乎毁灭了半个欧洲的大瘟疫之后,不管是世俗的力量还是宗教的力量,这个时候对于整个西方文明的桎梏就终于开始放松了下来,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文艺复兴以及随后的工业革命才能够就机会和土壤去进行。

而东方的文明若不是因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