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书生忠义与谁论?骨朽犹应此念存(6/8)
,晋安一路上有些心事重重。>
“文武庙的事,已经持续有十年。”>
“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立马解决,此事还得谋定而后动。”>
“看来晚上我还得再元神出窍一次,找找昨晚那两位阴差,问问有关于文武庙,青钱柳的事……”>
“如果有阴祟作乱,扰乱阳间秩序,这些阴曹地府的阴差,理应有职责维持阴阳秩序。”>
晋安心中想道,已经有了决定。>
如果连阴差都解决不了此事,昌县疾病太深,只能让张县令提前中止庙会,然后砍掉青钱柳或是直接炸掉文武庙。>
不管张县令会不会听他的劝告,他都会带上老道和山羊,有多远跑多远,反正是这辈子都不会再踏足昌县地界了。>
正好昌县官府,昨天搜查到大量民间私藏火药,炸庙也不缺火药。>
只是,晋安心中又有另一个疑惑……>
“看来晚上找那两位阴差问问清楚。”晋安目露思索,心中暗忖道。>
可惜他不知道剧毒百草枯配方,如果有百草枯,借助着百草枯的无色无味特性,参杂进浇树的水里,偷偷浇死青钱柳,神不知鬼不觉。>
没有什么是一桶百草枯浇不死的。>
如果有。>
那就浇百桶!>
百草枯本身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后来是为了防止人误服,这才添加了臭味剂和催吐剂。>
冯捕头在院子里又坐了一会,并对院子拴着的膘肥体壮山羊啧啧称奇后,冯捕头提出了告辞。>
不过在离开前,冯捕头朝老道士提起另一事:“陈道长,不知你身上可有多余的驱邪辟邪类黄符,我想向陈道长买几张贴身,图个安心。”>
面对冯捕头想求购黄符,老道士脸色尴尬。>
冯捕头目露不解。>
还是一旁的晋安笑道:“冯捕头手里有多少铜子?”>
“不如多买几张吧。”>
“一文钱一张黄符。”>
晋安这个价格卖黄符,完全是亏本,半卖半送了。>
冯捕头惊诧看看晋安,再看看老道士,一时间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演的哪一出啊?>
这年头居然是道士改不卖道符了。>
反而练武之人改行卖起道符了?>
“昌县外几家据传很灵验的道观,一张开过光的黄符,能卖到五文钱至十文钱,晋安公子不需照顾你我情面,而亏本卖我,亲兄弟还明算账,就按照十文钱一张黄符卖我吧。”>
“晋安公子不要再坚持,否则冯某宁可不要,冯某不是那种喜欢贪图蝇头小利的人。”>
冯捕头高风亮节。>
晋安给冯捕头竖了个拇指。>
老道士在忙听到冯捕头居然出手十文钱,买他一张黄符,顿时心痛得捶胸顿足。>
晋安被老道士逗乐。>
但像冯捕头这种出手阔绰的人,终归是少数。>
别人要真肯出十文钱买符水,那肯定是去当地香火灵验的道观或佛寺啊,谁会脑袋被驴踢的买你一个游方道士的符水?或是江湖莽夫的符水?>
并不是说老道士的黄符就一定是无效。>
主要是,这是人之常情。>
品牌效应。>
购物还是百年老店的香。>
当晋安接过冯捕头递来的身上全部铜钱,三十六文钱,于是让冯捕头等他片刻,他进屋去取黄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